疟痢著作。8卷。清熊立品(圣城)编辑,刊于1776年,为《瘟疫传症汇编》之一。作者选集前贤有关痢症、泄泻、疟病诸论,结合个人经验,详析各种治法,论方结合,切于实用。其治疗泄泻九法对后世具有一定的影响。
出《脉经》。即小产,详该条。
见《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为一箭球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平圣惠方》卷四十六。即久咳。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善养生。著《寿者传》三卷。
亦称语言蹇吃、口不能言。指舌体转动不灵活而说话艰难的症象。多因风邪乘袭,痰涎壅盛所致。《华氏中藏经·论治中风偏枯之法》:“人病中风偏枯,其脉数而面干黑黧,手足不遂,语言蹇涩。”《万病回春·中风》:“其
运气术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征为火音,故上征指少阴君火或少阳相火司天。
《症因脉治》卷四方。白芍药、甘草。水煎服。治血虚腹痛。
病证名。见《儒门事亲》卷四。为风冲泣下之俗称。详该条。
手少阴的经筋。《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