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瘀血内结所致的胃脘痛。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三。《症因脉治》卷一:“遇夜痛甚,逢冷即痛,按之有形,或饮食入胃,从半边而下,此淤血痛也。”《医学三字经》卷一:“瘀血作痛,痛如刀割,或有积块,
指下焦有灌渗水液、泌别清浊、排泄二便等作用,而以出而不纳为其特征。《难经·三十一难》:“下焦者……主出而不内,以传导也。”
见《云南中草药》。为灯盏细辛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522~?【介绍】:明代医家。字仲行,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因前、后两妻及子女五人病死而发愤学医,尤精心于《伤寒论》。对于伤寒学有相当研究,特别推崇张仲景,认为《伤寒论》经王叔和编次,已有
出《广嗣纪要》。即种子。详该条。
【介绍】:见沈之问条。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即血灌瞳人。详该条。
指申时。《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下晡甚。”参见十二时条。
见流注指要赋条。
【介绍】:见顾金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