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扑粉

扑粉

一种外治法所用之药粉。亦称温粉。把药物研成细粉,撒扑于皮肤上而发挥药效者。如热性病发汗后汗出不止,用煅龙骨、煅牡蛎、生黄芪、粳米,研成细粉,和匀扑身上止汗;生痱子滑石粉扑身以爽身止痒。

猜你喜欢

  • 八厘麻子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六轴子之别名,详该条。

  • 清咽泻白散

    《疫喉浅论》卷下方。桑白皮、地骨皮、牛蒡子、栝蒌皮、甘草、连翘、鲜枇杷叶(去毛,绢包)、浙贝母。鲜芦根煎汤代水煎服。治疫喉红肿,痧见而不透,肺热甚,咳嗽气喘。

  • 验方新编

    书名。清·鲍相璈辑。8.卷。刊于1846年。作者广泛收集验方,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小儿科、外科、急救及时症等,共分99门。所选医方以民间习用、用药少、方便易得的简便效方为主。由于本书介绍多种病症的

  • 榆皮

    出《神农本草经》。即榆白皮,详该条。

  • 五精丸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八方。秋石、茯苓、山药、阳起石、鹿角霜各等分。为末,酒糊为丸。治房室过度,精髓耗败,伤于肾元,以致阳萎者。

  • 芩连二陈汤

    ①《外科正宗》卷二方。黄芩、黄连、陈皮、茯苓、半夏、甘草、桔梗、连翘、牛蒡子、天花粉各一钱,木香三分,夏枯草二钱。加生姜三片,水煎二次,食后、睡前服,日二次。治马刀,症见颈项瘰疬结核,外皮漫肿色红微热

  • 大肠虚冷

    即大肠经虚寒。《千金要方》:“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虚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胸中喘,肠鸣虚渴,唇干目急,善惊泄白,名曰大肠虚冷也。”

  • 脑疳

    病证名。出《颅囟经》。为头部生疮的一种疳疾。多由小儿平素感受风热,失于发散,加以乳食不调,中气内虚,风热乘虚上犯头部所致。症见头上生疮疡,头热,毛发焦枯如穗,甚至脱落光秃,鼻干,心烦,疲倦,困睡,目睛

  • ①证候名。振掉动摇之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胜则动。”②脉象。《伤寒论·辨脉法》:“阴阳相搏名曰动。”参见动脉条。

  • 蜂窝发

    病名。指有头疽之严重者。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九。多生于胸胁或肩后,或脊旁。因痈初起表面便有多个脓头,很似莲蓬头,故又有莲蓬发、莲子发之名;中期则因损害加深,部分溃脓,状似蜂窝,故名蜂窝发、蜂窝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