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李时珍

李时珍

【生卒】:1518~1593

【介绍】:

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和科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父亲李言闻在当地以医术知名。他曾考科举,后弃儒业医,继承家学,更注重研究药物,重视实践,曾广泛参考历代医药及其他有关文献八百余种,并亲自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向广大劳动群众举凡渔人、农民、工人、车夫、猎人、皮工、铃医等请教,重视药物的临床作用,通过亲身服药、临床观察及有关实践,对药物进行研究、比较、分析、纠正了古代本草书籍中不少关于药物产地、品种、药名及治疗作用方面的错误。经过二十七年的艰苦实践,著成《本草纲目》,书中共收药物1892种,是明代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无论在药物分类,鉴定、采集、炮制、保藏等各方面,都有突出成就,对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具有人定胜天的思想和批判精神,敢于否定前人的错误,对统治阶级竭力提倡的服食炼丹等迷信邪术也给予坚决抨击。认为药物的性能可以用人力加以改造,使其符合人们的需要。对自然科学的其他部门如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等方面,也有一定成就,尤其是生物分类学,具有进化论思想,较为突出,是世界公认的古代著名科学家。《本草纲目》自十七世纪起,先后传到亚洲及欧洲不少国家,受到有关医生和科学家的重视,评价很高,其中不少部分已被译成英、法、德、拉丁、日等几种外国文字,日本且有日文全译本。其他著作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在针灸学和诊断学上也有一定贡献;另有《五脏图论》、《命门考》等,已佚。

猜你喜欢

  • 李士材

    【介绍】:见李中梓条。

  • 刘完素

    【生卒】:约1120~1200【介绍】:金代著名医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又称刘河间。长期在民间行医,深受群众欢迎。精研《素问》数十年,对运气学说提出精辟的见解

  • 三痫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即风痫、惊痫、食痫。各详该条。

  • 经水或多或少

    病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亦名经水乍多乍少。多因肝郁脾虚,久而阴虚生热,冲任失调所致。症见经来血量或多、或少不定,兼见面色萎黄,头目眩晕,饮食不思,五心烦热等。治宜先用清凉散(黄芩、知母、当归、丹皮

  • 拐枣

    见《救荒本草》。为枳椇子之别名,详该条。

  • 阴筋

    ①推拿穴位名。即白筋。详该条。②睾丸的系带。《医门法律》“凡治水肿病,痛引阴筋,卒然无救者……。”

  • 仲景十二脉之一。脉象软弱。《诊家正眼》:“曰卑者,营气弱也,阴脉衰也。”

  • 秋应中衡

    脉应四时之象。出《素问·脉要精微论》。秋季阳气收敛,脉象应轻平而浮,像秤杆的平衡一样。

  • 小儿健脾丸

    见《中药制剂手册》。人参、炙甘草、砂仁、黄连、桔梗、法半夏各30克,神曲(麸炒)、炒麦芽、炒山楂、炒扁豆、橘皮、山药、莲子各60克,白术(麸炒)、茯苓各9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每服一丸,日

  • 舌起白如雪花片

    苔色洁白,津少光亮,其形如片片雪花布散舌上,比一般白苔之色更白。这是脾阳衰微,寒湿凝聚中焦,不能输布津液所致。宜甘温养阳,健脾燥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