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地牯牛之别名,详该条。
脏腑相合之一。胆附于肝,肝的余气聚于胆,对贮藏和疏泄胆汁,互为作用。肝足厥阴经脉与胆足少阳经脉互相络属。肝为脏,属阴;胆为腑,属阳。一脏一腑,阴阳表里互相输应。《灵枢·本输》:“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
见《湖南药物志》。为金边兔耳之别名,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野马追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西汉时期医生。对本草学及古代医经有所研究。
见《本草纲目》。即红大戟,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惟周。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精于诊治伤寒,根据南方人体质弱等情况,主张少用麻黄一类损耗之剂,而多用参、芪补益之剂,为当地名医。著有《脉诀》、《医学纲目》,已佚。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薏苡仁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科证治全生集条。
人体部位名。指手背。《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