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毛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梦遗。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理例》卷五。即发于环跳穴的附骨疽。详附骨疽条。
见《金匮要略》。即乌头煎,见该条。
见臂间条。
《仁斋直指方论》卷四方。羌活一两,槟榔、防风、炒桑白皮各五钱,炒郁李仁、大黄各一分。为粗末,每服三钱,加黑豆一百粒,水煎服。功能疏泄风毒。治脚气热盛者。若热甚大便秘,重用大黄。
证名。《医林绳墨·头痛》:“头皮痛者,枕不能安,手不能按,亦由浮游之火上行,当以轻扬散火可也。如芩、连、山栀、天花粉、玄参、连翘之属。”其证多由风火上犯所致。如局部肿痛者,可配用外治法。《外治寿世方》
①厥,孤绝。厥阳指阴虚阳亢,失去阴气涵敛而偏亢上逆的孤阳之气。《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②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飞扬。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橡实之别名,详该条。
见舒氏伤寒集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