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疔之生于嘴角者。《医宗金鉴》卷六十五:“锁口疔在嘴角生。”系心脾二经火毒凝聚所致。初起口角生疔如粟米,色紫坚硬,根脚小而深,肿甚麻痒木痛,寒热交作,烦闷作呕,甚者口不能开。详唇疔条。
出《本草衍义》。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佚名《异授眼科》。即瞳神散大。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即斜板法。详该条。
病名。出《医学入门》卷六。即足背发。见该条。
温法之一。治疗胆虚而引起虚烦失眠的方法。常用方如温胆汤。
养生术语。指唾液。《医心方》卷二十七:“唾者凑为醴泉。”
刺法之一。指在穴位及其周围作分散的多点刺激。《素问·诊要经终论》:“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市,见该条。
刺法术语。与“推而纳之”对举。《难经·七十八难》:“得气,……动而伸之,是谓泻。”意指针刺得气以后,将针转动向上抽引,这是针刺泻法操作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