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凡积瘀留滞的病证(如气、血、痰、水),应用攻逐药物。如气滞者须行气,血瘀者须祛瘀活血,痰饮滞留者须涤痰,水饮停留者须逐水。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防风散痧汤,见该条。
证名。口角流涎,难以控制。《张氏医通》:“夫脾主涎,脾虚则不能收摄,多兼流涎。”参见脾风多涎、脾热多涎、脾冷涎多、脾虚多涎各条。
气功术语。脾神的代名词。《简易方》:“脾名常在。”
书名。2卷。清·柯逢时撰。见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条。
见《本草纲目》。为楮实之别名,详该条。
出《续名家方选》。即茶子,详该条。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二:“口瘘其齿断上有小孔,如蜂窠形。”系慢性根尖炎所导致的瘘管。
即盘肠生。详该条。
【介绍】:见缪坤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蚕豆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