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中阳不振。详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又名乳核、乳中结核。为乳疬、乳癖、乳痨、乳岩等仅以乳房结块为早期特征的多种乳病总称。证治因病而异,详各条。
见慈幼新书条。
即指压麻醉。见该条。
【介绍】:参见梅彪条。
乳子,吮食母奶的婴儿,乳子脉即婴儿的脉象,见《景岳全书·脉神章》。三岁以下的婴儿,其诊脉方法有不同于成人之处:一般以一息八至为平;诊脉只候其脉象,一般不分别其寸关尺部位;脉象以浮沉候表里、迟数候阴阳寒
指未婚女子。宋·齐仲甫《女科百问》第十三问:“室女者,乃未出闺门之女也。”
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季节用药的一般规律,是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一般指在寒冬时,无实热证,不要随便使用寒药,以免损伤阳气,或生其他变证。《医门法律》:“不远寒则寒至,寒至则坚否胀满痛急下利之
【介绍】:见陆以湉条。
病名。俗称搅肠痧、斑痧、乌痧胀。指突然腹中绞痛,吐泻不得的疾患。多因冷气搏于肠胃,或邪恶污秽之气郁于胸腹,闭塞经隧,气滞血凝,中气拂乱所致。《诸病源候论·干霍乱候》:“干霍乱者,是冷气搏于肠胃,致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