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遂生编
见遂生编条。
见遂生编条。
古代两点论运用于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详阴阳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铺地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外科病五善之一。口唇滋润,衾帏气香(指无臭气),饮食如常,脓黄肥厚者为脾善(见《外科正宗》)。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由于受孕后血虚有热,气郁化燥、膀胱津液不足,肺气失于通调,致小便难而不爽。《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者,血虚生热,津液伤而气化斯不利
指各部脉搏跳动参差不齐,不相协调。《素问·三部九候论》:“参伍不调者病。”
病名。见《喉科种福》卷四。即暗乳蛾。属乳蛾类。详乳蛾、暗乳蛾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杂医科系专门治疗杂病的学科。参见十三科条。
出《日用本草》。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惊者,由体虚,心气不足,为风邪所乘也。心藏神而主血脉,心气不足则虚,虚则血乱,血乱则气并于血,气血相并,又被风邪所乘,故惊不安定,名为风惊。”症见精神恍惚,惊悸不
即上实下虚。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