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皮肤小疣赘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由于风邪搏于肌肤,或因肝虚血燥,筋气不荣所致。常发生颈项及胸背等处。初起为粟米大或绿豆大的半球状隆起,表面呈蜡样光泽,境界清楚,中央凹陷如脐窝,呈散在分
见《中药材手册》。为蟾酥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按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即无莿根,详该条。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肺经气阴两虚而引起的发热。多由久病、热病后期,余热恋肺,以致肺经气阴两伤,津液被耗。其症夜热晓凉,多涎善唾,消瘦,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甚或声音嘶哑。治宜益肺养阴,保元
【介绍】:见罗知悌条。
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五。即经闭,详该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即麻子仁丸,见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茴香根,详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锡叶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