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陕西中草药》。为珍珠菜之别名,详该条。
生命垂危时所出现的特殊脉象。详七怪脉、十怪脉条。
原是北齐徐之才按功用归类药物之方法,宋《圣济经》于每种之后添一剂字,变为方剂功用分类法。《伤寒方药明理论·序》曰:“制方之体,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是也。”至此始有十剂之名。
病证名。《厘正按摩要术》:“小儿痰壅气塞,呀呷作声;甚至痰漫窍闭,如痴如迷;甚至痰塞喉间,吐之不出,咽之不入,在小儿为尤多。”治宜豁痰开窍,用涤痰汤加减。
即湿遏热伏。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乌桕木根皮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吴辰灿条。
病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睥生痰核。详该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葫芦茶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南开医院)。乌贼骨15克,川楝子、延胡索、赤芍药各9克,桃仁6克,蒲黄3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一丸,日二至三次。治瘀血型溃疡病,症见痛有定处,痛如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