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紫色王室保健经函

紫色王室保健经函

藏名《加保拉希保地默保》。综合性藏医书。由入藏的汉族、印度、克什米尔、吐谷浑、大食、尼泊尔和西藏的名医共同编译。成书于八世纪末。全书收录了本松岗哇、僧能和敬虚的《杂病治疗》、《艾灸明灯》、《配方玉珠》,贤狄嘎尔巴的《甘露药缽全书》、《房术明灯宝库》,古雅班札的《外治九则》,哈拉贤狄的《伤科治疗全书》,森多维钦的《采药指南》,却玛如孜的《放血术》,达玛希拉的《草药生态》,陆布·桑吉益西的《医药珍宝汇集》,希日班札和却给旺久的《特效解毒方续》,仁钦多吉和毗卢札那的《中国治疗集》,洛丹喜饶的《医学妙鉴》,医僧善怒的《医学万宝全书》等医药学书籍,是藏医学早期的重要著作,也是研究藏医学与其它医学交流史不可多得的重要著作。现存木刻本。

猜你喜欢

  • 涌吐

    即吐法。详该条。

  • 老人眼昏

    病名。见《东医宝鉴》卷一。指老花眼,参见该条。

  • 护心软骨

    即胸骨剑突。

  • 曲蟮

    见《小品方》。为蚯蚓之别名,详该条。

  • 阴阳二气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由内伤七情,荣卫不和而成。此证生于背部,或大或小,或肿或消,或软或硬,初发令人寒热往来。若大渴,神清,高肿,脉洪,十余日脓成者为顺。若不渴神昏,漫肿脉细,应期无脓,饮食不思者

  • 神堂

    ①经穴名。代号BL4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并有

  • 杨倓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南宋军人,兼通医学。于公余之暇将家藏医方及常用验方一千余首分类整理汇编,于淳熙五年(1178年)编成《杨氏家藏方》二十卷。

  • 循经性感觉病

    即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详该条。

  • 元守旻

    【介绍】:见元达条。

  • 大果榆糊

    见《药材学》。为芜荑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