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物图考》。为荔枝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洋蓍草之别名,详该条。
酒剂的古称。详酒剂条。
见《闽东本草》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名称。泛指咽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多因饮啖辛热,或复呕吐咯伤,致咽系干枯之所为也。”
异痘之一。痘疮初见于面部,独鼻梁左右密集,其他部较少的症状,此热毒郁聚于肺,多属险症。治宜内服黄连解毒汤。
见愿体医话条。
综合性医书。8卷。明·方隅编集,方谷校正。刊于1584年。本书论述多种常见病证,包括中风、伤寒、疟、痢、痰、喘等内科病,以及一些妇科、外科、五官口舌病证等。编写的特点以医论为主,辨症求因,随证处方。理
出《针经指南》。即八脉交会穴。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