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行眩晕

经行眩晕

病名。指每逢行经期或经后出现头目眩晕,视物昏花的病症。多因血虚肝肾阴虚痰湿所致。若素体血虚,或精血化源不足,经行时其血更虚,血虚不能上荣于脑,症见经期或经后头晕如旋,面色白,心悸少寐,经行量少,色红质稀,治宜益气养血安神,方用归脾汤加枸杞、制首乌;若因阴虚虚火偏旺,每值经行阴血益虚,水不涵木,症见经来之时,尤其经后,头晕目眩,耳鸣如蝉,口干咽燥,烦躁易怒,治宜滋阴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若因脾失健运,湿聚成痰,痰湿上扰清窍,症见经行头晕,头重且胀、泛恶、呕吐痰沫、嗜卧懒言,治宜祛痰降浊,轻症用温胆汤加味,重症宜健脾温阳化湿去痰,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猜你喜欢

  • 出《说文》。为苹果之别名,详该条。

  • 红尖出血舌

    全舌红绛色,舌尖出血如溅。为热盛营血之候,宜用犀角地黄汤加大黄、黄连等治之(见《伤寒舌鉴》)。

  • 凉水果

    见《四川中药志》。为马骝卵之别名,详该条。

  •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综合性医书。简称《医学广笔记》。4卷。明·缪希雍撰。初名《先醒斋笔记》,乃丁元荐取缪氏所搜集临症所用诸方刊行于世,后经缪氏本人增订改用今名。前三卷介绍作者临床心得及其验案、效方,并能从中总结一些病症的

  • 杜信

    【介绍】:西汉时医生。是淳于意的弟子。

  • 外邪

    详见邪条。

  • 尺肉

    泛指自肘至腕的肌肉。《灵枢·论疾诊尺》:“尺肉弱者,解,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

  • 浮沤丁

    病名。十三丁之一。《备急千金要方》卷廿二:“十二曰浮沤丁,其状疮体曲圆少许不合,长而狭如薤叶大,内黄外黑,黑处刺不痛,内黄处刺之则痛。”治见疔疮条。

  • 肘椎

    经外奇穴名。出《肘后备急方》。位于腰部,取穴时,患者俯卧,垂肘贴身,以两肘尖连线与后正中线交点旁开左右各1寸处。主治霍乱吐泻,心腹痛胀等。艾炷灸3~7壮。近代《腧穴学概论》谓中间一点亦是穴,共3穴。

  • 收诊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即总收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