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辑要
脉学著作。3卷。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795年。作者纂辑诸家脉学的精要部分,附录家传及个人心得编成。上卷总论;中卷为28脉形象分析;下卷列述妇人、小儿及诸怪脉。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脉学著作。3卷。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795年。作者纂辑诸家脉学的精要部分,附录家传及个人心得编成。上卷总论;中卷为28脉形象分析;下卷列述妇人、小儿及诸怪脉。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鼓胀之一。《石室秘录》卷六:“虫鼓,微小腹作痛,而四肢浮胀不十分之甚,面色红而带点如虫蚀之象,眼下无卧蚕微肿之形,此是虫鼓也。”参见虫胀、虫积腹胀条。
出《通志》。为荸荠之别名,详该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四方。凤仙花(去青蒂,研末)一捧,大葱自然汁、米醋各一茶盅,广胶(切米粒大,入葱汁内泡)三钱,人中白(微煅存性,研末)八钱。先将葱汁、米醋、广胶入锅内熬化,次入凤仙花末
病名。《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喉咙忽胀似喉鹅,不能饮食。”即乳蛾。详该条。
证名。见吴克潜《病源辞典》。指眼外观正常,而视物则改变其正常形态,如视长为短,视直如曲,视物变大,视大为小等。参见目妄见、视惑等条。
《疫喉浅论》卷下方。栀子、豆豉、金银花、薄荷、牛蒡子、甘草、犀角、僵蚕、连翘、桔梗、马勃、蝉蜕、芦根、灯心、竹叶。水煎服。治疫喉邪郁未透,内火已炽,咽喉红肿白腐,壮热汗少,痧隐不齐,心烦懊憹,舌干口渴
【介绍】:南北朝时期宋齐间医僧。善治脚气病,曾选录同时代医家支法存等人的有关治疗药方撰成方书30余卷。
病证名。见《医学集成》卷二。即酒齇鼻。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字显德。襄陵(今山西襄汾)人。系道人,并精通医术,人称妙应大师。
【生卒】:?~866【介绍】:唐代医家。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世代官吏,曾为太原副节度(军、政管理官员)等,对抵御回鹘族统治阶级的骚扰,保护生产,促进晋北以牛耕代人耕,办学校和改变落后风俗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