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舌根

舌根

系指舌之根部。《世医得效方》卷十二:“血气俱盛,附舌根而重生一物……”“心之脉系于舌根。”即舌本,详该条。

猜你喜欢

  • 清脾除湿饮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四方。赤茯苓、白术(土炒)、苍术(米泔水炒)、黄芩、栀子、泽泻、生甘草、连翘、茵陈、枳壳(麸炒)、玄明粉各一钱。加竹叶二十片、灯心二十根,水煎,食前服。治火赤疮属湿热盛

  • 荷钱癣

    见《本草纲目》卷三十五下巴豆。因形似荷花瓣或圆钱形,故名。即体癣。

  • 产妇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指在产褥期的妇女。

  • 王綎

    【介绍】:明代医生。字大仪,太平府(今安徽当涂)人。因病,发其先世所藏方书,潜心探究,终以医名。为医重视理中气,不泥于古。兼工诗,人谓得盛唐体。著书甚多,卒年89岁。

  • 暴瘖

    证名。亦称猝瘖。出《素问·气交变大论》。指突然失音或语音嘶哑。多因突然冒寒,或寒包热邪,或肺伤津枯所致。《张氏医通·瘖》:“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盖暴瘖总

  • 四叶对

    见《安徽药材》。为银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 绞肠瘟

    病名。指瘟疫之腹痛如绞者。《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绞肠瘟,肠鸣干呕,水泄不通,是此类绞肠痧,急宜探吐之,服双解散。”参见瘟疫条。

  • 颔(hàn 汗)

    位于颈的前上方,相当于颏部的下方,喉结的上方。《素问·刺热篇》:“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

  • 蛔虫

    九虫之一。又称心虫。《内经》称蛟蛕;《金匮要略》称蚘虫;《诸病源候论》又称长虫。蛔虫寄生人体中,称蛔虫病。多因脾胃虚弱,杂食生冷甘肥油腻,或不洁瓜果蔬菜所致。症见腹痛,痛有休止;亦可痛处有肿块聚起,上

  • 慎柔五书

    书名。5卷。明·胡慎柔撰。初刊于1636年。现存系经清·石震校订本。内容包括:师训第一,医劳历例第二,虚损第三,痨瘵第四及医案第五,共五篇,具有丛书性质。其内容以内科虚损类疾病为主,兼及其他杂病的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