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通剂

通剂

十剂之一。用通利药物组成,具有通行气血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是也。”“刘完素曰:留而不行,必通以行之,如水病为痰澼之类,以木通、防己之属攻其内,则留者行也,滑石茯苓芫花甘遂大戟、牵牛之类是也。”“张从正曰:“通者,流通也。前后不得溲便,宜木通、海金砂、琥珀大黄之属通之。痹病郁滞,经隧不利,亦宜通之也。”

猜你喜欢

  • 枳桔大黄汤

    《症因脉治》卷三方。枳实、桔梗、大黄、大腹皮、桑白皮、陈皮、甘草。水煎服。治肺热腹胀作痛,胃火熏蒸,大便秘结者。

  • 芜荑散

    ①《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五方。槟榔、芜荑各三钱,木香一钱。为末,黎明先吃炙肉一片,石榴根煎汤送服。治肠中诸虫。②《医灯续焰》卷八方。芜荑、雷丸各半两,干漆(捣碎,炒烟尽)一两。为细末,成人每服三钱,小

  • 徐叔绍

    【介绍】:见徐嗣伯条。

  • 无毒

    指药物性味和平者,多属调理扶正之品。《素问·五常政大论》:“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 紧喉

    病名。《外科大成》卷三:“紧喉其发暴,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声音不出,脓水不入,由膏粱厚味所致,为之实火。”即紧喉风。详该条。

  • 唇四白

    口唇四周。能反映脾脏精气的盛衰。《素问·六节脏象论》:“脾……其华在唇四白。”详唇条。

  • 受盛之腑

    指小肠。小肠是承受胃腐熟的食糜进行泌别清浊的消化器官,故称。《灵枢·本输》:“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

  • 子啼

    见王肯堂《胤产全书》。亦名子鸣、儿啼、腹啼、鸣胎、胎哭、腹哭钟鸣、钟鸣。指孕妇因气虚,或胎热不安,以致腹中有声如钟鸣者。

  • 於术

    见《增订伪药条辨》。即白术,详该条。

  • 金匮方歌括

    6卷。清·陈元犀撰于1811年。作者遵其父陈修园之嘱,用诗歌形式简要介绍《金匮要略》中方剂的主治、药用剂量和煮服法等,并附方解。解放后有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