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又名鬼门。即汗毛孔。汗孔是阳气散泄的门户,故称。《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②经外穴名。见《千金要方》。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3寸处。③子户穴别名
病名。生于皮肤的一种瘙痒性疾患。《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其形无匡郭,纵斜无定是也。”多因风、湿、热三邪侵犯肌肤,蕴郁日久所致。皮损边缘不整,无一定形态,纵横排列不定,瘙痒明显。治宜消风清热利湿,内服
【介绍】:见黄有祺条。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六。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夜明砂之别名,详该条。
出明·万全《育婴家秘》。即脐风。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婴孩病源论》1卷,已佚。
出《本草拾遗》。为荷叶蒂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白眼痛者,俗呼为害白眼。其证不红不肿,沙涩疼痛,多生红丝赤脉,乃脾肺络伤湿热,兼气分伏火上冲所致。”详白眼痛条。
脉象。脉伏而搏指。《素问·经脉别论》:“太阴藏搏,言伏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