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顶门疽

猜你喜欢

  • 外感三消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感受外邪引起的消渴病,有燥火、湿火之分。详燥火三消、湿火三消、消渴条。

  • 脑顶风

    病证名。出《颅囟经》。指小孩无故摇头的病态。系由肝风内动所致。临床可伴有惊搐、咬牙、弄舌等。须依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治。

  • 张骥

    【生卒】:?~1951【介绍】:字先识。四川双流人。清库生。年青时喜好医药,后锐志于古诗文辞之学。辛亥革命后复肆志于医,于成都市设义生堂药肆悬壶售药。毕生勤于撰述,阐发古籍精微,主要著作有1932年辑

  • 坚阴

    ①平相火、固肾阴的治法。梦中遗精多属相火妄动,肾气不固,用封髓丹(黄柏、砂仁、炙草)平相火而固肾精。②清热泻火法之一。叶桂《三时伏气外感篇》:“寒邪深伏,已经化热,昔贤以黄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热

  • 陆仲安

    【生卒】:1882~1949【介绍】:北京市人。精内科,先后执业于北京、上海等地。曾任上海神州医学总会常务委员、上海中西疗养院董事。善用黄芪,有“陆黄芪”之称。孙中山先生患病,曾延其诊治,亦敬佩其学识

  • 阴虚发热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发热》。指精血津液等耗损所致的虚热。《证治汇补·阴虚发热》:“有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阳气独盛,发热不止,向晚更甚,或饮食如常,头胀时作,脉洪数无力,视其舌大而色赤者,阴

  • 滋肾清肝饮

    《医宗己任篇》卷一方。柴胡、白芍药、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当归身、酸枣仁、栀子。水煎服。治胃脘痛,大便燥结。

  • 神应丹

    《卫生宝鉴》卷九方。朱砂适量。为细末,猪心血和匀,蒸饼裹剂蒸熟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丸,食后、临卧人参煎汤送下。治痫症。

  • 包会

    【介绍】:唐代医家。籍贯不详。撰有《病验方》三卷,已佚。

  • 痧症旨微集

    见痧法备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