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名安骥集
见司牧安骥集条。
见司牧安骥集条。
【介绍】:见余霖条。
《症因脉治》卷二方。天花粉、麦门冬、知母、石膏、甘草。水煎服。治燥火烁肺,口渴身热,二便赤涩,喘咳气逆,面赤唇焦,吐痰难出。
古病名。指一种食后即饥,胃脘疼痛的疝气。《诸病源候论》卷二十:“阴气在内,寒气客于足阳明、手少阴之络,令食竟必饥,心为之痛。故谓之饥疝。”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海带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七情、房室、饮食内伤引起的消渴病。有精虚、积热之分。详见精虚三消、积热三消、消渴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都。见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井疽。见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蛇腹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病证名。见《青囊真秘》卷一。即尘埃入目,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