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华佗

华佗

【生卒】:?~208年?

【介绍】:

东汉末杰出的外科学家。又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在医学上有很高的成就,通晓内、外、妇、儿、针灸等科,尤精于外科及针灸。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提倡外科手术治疗。根据史书记载:他曾创用酒服“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进行过腹腔肿物切除及胃肠手术等,获得较好的效果。在针灸方面,他总结创用沿脊柱两旁夹脊穴位,称“华佗夹脊穴”,沿用至今。又主张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防治疾病。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以活动肢体,创制了一套“五禽戏”。后被曹操杀害。史料记载华佗著有《枕中灸刺经》等多种医书,均佚。《中藏经》是后人托名华佗的作品。

猜你喜欢

  • 麻后有痰

    麻疹后期而吐痰者。《麻疹全书》:“吐痰之证有二:有吐出而白者;有吐出而成块者,皆肺胃之火欠清而作也,俱宜清肺消痰降火为急,以杏仁清肺汤去甘草、桔梗,加黄芩,……但清痰切勿用半夏、南星等燥药,惟宜用天花

  • 西方子

    【介绍】:元代医生。生平不详。编有灸法专书《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

  • ①病名。饮证的总称。出《素问·至真要大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脉证并治》:“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诸饮者,皆由荣卫气否涩,三焦不调,

  • 流涎

    证名。口角流涎,难以控制。《张氏医通》:“夫脾主涎,脾虚则不能收摄,多兼流涎。”参见脾风多涎、脾热多涎、脾冷涎多、脾虚多涎各条。

  • 张天成

    【介绍】:见张世贤条。

  • 妊娠胸胁胀满

    病证名。即子悬。详该条。

  • 双鹅

    病名。《张氏医通》卷八:“肿于喉两傍者,为双鹅。”即双乳鹅。详该条。

  • 酒泄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称酒湿泄、纵酒泄泻、伤酒泄泻。因饮酒过度,损伤脾胃所致。有寒热之分。《不居集·酒伤》:“人但知酒有湿热,而不知酒有寒湿也。”有善饮而先天禀厚者,大便泄泻,若一日

  • 莲蓬子

    见《山西中药志》。即莲子,详该条。

  • 心疝

    古病名。指心痛、唇口变青、四肢逆冷之症。出《素问·脉要精微论》。多因阴寒之气上冲于心所致。《诸病源候论》卷二十:“疝者痛也,由阴气积于内,寒气不散,上冲于心,故使心痛,谓之心疝也。其痛也,或如锥刀所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