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材手册》。为青葙子之别名,详该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而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天廓。详该条。
《普济本事方》卷一方。熟地黄、蔓荆子各二钱半,山茱萸五钱,炙狗脊、地肤子、白术、炒干漆、炒蛴螬、天雄、车前子各七钱半,萆薢、山药、泽泻、牛膝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次五十丸,空腹临卧温酒
即肝经病。十二经病之一。《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
病名。出《脉经》。指崩下血内有大量白色液体,质稀如水或如粘胶等。多因忧思过度,劳伤心脾,或因虚冷劳积伤于胞脉所致。劳伤心脾者,兼见心悸气短,失眠,饮食少进。治宜养心安神,健脾。方用平补镇心丹,用人参或
指手太阳小肠经经气异常而致的病证。《灵枢·经脉篇》:“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嗌痛,颌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膈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颌、肩、臑、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
见《岭南草药志》。为巴豆树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秦之祯《女科切要》。指由于内热火炽,血被热灼导致经闭。如肺被火刑,气壅热闭,以致经闭者,兼见喘嗽肩痛,治宜清金利气,方用清肺饮合地骨皮饮;心经火旺者,兼见夜多烦躁,治宜清心火,养心血,方
证名。指因偏嗜甘味所致的哮喘。属虚哮范畴。《类证治裁》卷二:“治虚哮用麦冬三两,桔梗三钱,甘草二钱。……糖哮加佩兰三钱,再用海螵蛸火煅研末,大人五钱,小儿二钱,黑沙糖拌匀调服。”参见虚哮条。
出《新修本草》。为扁青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