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雀目

小儿雀目

病证名,见明·张三锡《医学准纲六要》,又名肝虚雀目鸡盲。《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人有昼而睛明,至瞑黄昏便不见物,谓之雀目。”清·黄庭镜《目经大成》:“此证世呼鸡盲,一名雀目……,至晚不见,晓则复明。”小儿雀目多“因疳得之”(《世医得效方》),以肝虚为主要病机,故又有“肝虚雀目内障”之称,与成人阳虚高风雀目内障不同。前者只能视直下之物,且多痒多涩,预后多良好;后者只能视上方之物,两旁看不清楚,日久失治,容易变成青盲。小儿雀目宜补肝养血,用石决明苍术为末,以猪肝披开,入药末在内扎定,砂锅煮熟以气熏目,待冷,食肝饮汁(《龙木论》方)。参见肝疳条。

猜你喜欢

  • 以攻为补

    治法术语。指通过攻邪的方法达到补虚的目的。《景岳全书·传忠录》:“或宜以攻为补,或宜以补为攻,而得其补泻于微甚可否之间,斯尽善矣。”病本属虚,但病之虚系因邪气侵凌正气,正气受损而致,且此时病情虽虚但尚

  • 死阴

    指五脏相剋而传,导致经气绝。如心属火,肺属金,心病传肺,为火剋金,金被火消亡。《素问·阴阳别论》:“心之肺,谓之死阴。”张志聪注:“五脏相克而传谓之死阴。”

  • 四肢拘急

    证名。指手足筋脉拘挛收紧难以屈伸。出《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伤寒论大全》卷三:“四肢拘急,拘急者,手足不能自如,屈伸不便,如踡卧恶风之貌,四肢者,诸阳之本,盖因发汗亡阳,阳虚是有其证也。”《伤

  • 大节藤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买麻藤之别名,详该条。

  • 流气法

    见留气法条。

  • 热厥

    厥证之一。①指邪热过盛,阴分不足所致的厥证(见《素问·厥论》等篇)。症见手足心热,身热,溺赤等。②指因邪热过盛,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厥证(见《类证活人书》)卷四。症见初病身热头痛,继则神志昏愦,手足厥冷

  • 胸痛

    证名。出《素问·脉解篇》。指胸部正中或偏侧作痛。多与心、肺、肝三脏有关。《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医碥·胸痛》:“胸者,肺之部分,则其痛尤多属肺可知,乃医书多以肝病为言,此举隅之论耳

  • 鸭脚草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鹅掌金星草之别名,详该条。

  • 桂枝黄芪汤

    《症因脉治》卷三方。桂枝、白芍药、甘草、黄芪、生姜、大枣。水煎服,须臾饮热稀粥,取微汗。治黄疸脉浮宜汗者。

  • 伤寒明理论

    书名。4卷。金·成无己撰。约刊于1156年。卷1~3扼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证候的病象和病理,“使习医之流,读其论而知其理,识其证而别其病,胸次了然而无惑”(本书严器之序)。卷4专论方药,选《伤寒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