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撮空

猜你喜欢

  • 蚌合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目赤畏热,一二日两睑渐肿硬,俨如蚌蛤之紧合者是。盖痰燥血滞,脾火上泄,故睑硬,睛因火炙,未免痛而泣出,经所谓土极似木,非肝病也,必有椒粟生于其内,治当敷软,翻胞开

  • 翰林医侯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八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漏芦煮散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即漏芦汤第一方,见漏芦汤条。

  • 肠风

    病名。《素问·风论》:“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系指一种以便血为主症的疾病。后世用其名而含义不一。①指大肠久积风冷所致的便血。《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大肠中久积风冷,中焦有虚热,……风冷热毒,搏于

  • 惊胎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惊胎者,见怀妊月将满,或将产,其胎神识已具,外有劳伤损动,而胎在内损动也。”

  • 变证

    疾病由简单变复杂,从轻变重的证候变化。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所指即为误下引起的变证。

  • 丹凤摇尾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用一手掐劳宫,一手掐心经,摇之。治惊风。

  • 松树蕊

    见《滇南本草》。为松笔头之别名,详该条。

  • 养血益荣汤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二方。赤芍药、人参、甘草、酒当归、红花(酒炒)。水煎服。治血不足,疹子色白者。

  • 牙菌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系指牙根龈肉肿起,色紫,因其形似菌者故名。多由阳明火炽,血热气滞所致。症见牙根龈肉肿起如菌状,色紫或如木耳。《咽喉经验秘传》:“牙菌生于牙根,其状紫黑色如菌,此系火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