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本草选编》。为人面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杜仲之别名,详该条。
供敷贴用的膏剂。参见膏剂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难产。详该条。
出《药性论》。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雾水葛之别名,详该条。
即按摩。参见摩娑条。
①《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因经气厥逆所引起的病症,各种心痛与其兼症的刺法。此外还介绍了喉痹、疟疾、膝痛、呃逆、大小便不通等病证。由于论述范围广、病种多,故取名杂病。②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将伤寒以
病名。《经效产宝》:“有因产损血气,血气虚则挟热,热搏于血,血即流渗于胞中,故血随小便出。”治宜清热利小便。用瞿麦、黄芩、冬葵子、通草、大枣、车前子。
即耳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