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油杉

油杉

药材名称油杉

拼音Yóu Shān

别名杜松、唐杉、松罗、水松

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油杉的根皮、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eteleeria fortunei (Murr.)Carr,[Picea fortunnei Murr.;Abies fortunei Murr.]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采叶,全年采挖根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30m,胸围达1m。树皮粗糙,暗灰色,纵裂;枝条开展,一年生枝淡红褐色,无毛或有毛。叶条形,在侧枝上排成2列,长1.2-3cm,宽2-4mm,先端圆或钝,基部渐狭,上面有光泽,无气孔线,下面淡绿色,沿中脉每边有气孔线12-17条。球花单性,雌雄同株;球果圆柱形,直立,长8-18cm,熟时淡褐色或淡栗色;种鳞近圆形或宽圆形,上部宽圆或截圆形,长2.5-3.2cm,宽2.7-3.3cm,边缘内曲,鳞背露出部分无毛;苞鳞中部窄缩,上部3裂,中裂锐尖。种子有宽阔的翅,与种鳞几等长。花期3-4月,种子10月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200m的沿海山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淡;叶味微酸;性平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主痈疽疮肿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乌骨藤

    《中药大辞典》:乌骨藤药材名称乌骨藤拼音Wū Gǔ Ténɡ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白叶瓜馥木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攀援灌木,高达3米。叶互生,近革质,长椭圆形,长7~17厘米

  • 假蒟根

    药材名称假蒟根拼音Jiǎ Jǔ Gēn别名假蒌根、钻骨风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假蒟Piper sarmentosum Roxb.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sarmentosum R

  • 小毒芋

    药材名称小毒芋拼音Xiǎo Dú Yù别名香芋、团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泉七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udnera colocasiaefolia C. Kock [Conatanth

  • 血余

    《中药大辞典》:血余药材名称血余拼音Xuè Yú别名发髭(《本经》),乱发(《金匮要略》)。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人的头发。收集人发,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后晒干。商品均加工成炭

  • 插田泡

    药材名称插田泡拼音Chā Tián Pào别名复盆子、大乌泡、乌沙莓、菜子泡、回头龙、两头草、两头忙、乌泡倒触伞、倒生根、乌龙毛、乌龙须、白龙须、过江龙[不定根]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

  • 硫化铅

    药材名称硫化铅炮制用真黑铅、硫磺细末各一斤。先将铅入铁锅中融化,即将硫磺末四五两撒在铅上,黄即发焰,急用铁铲拌炒,所熔之铅即结成砂子。其有未尽结者,又须将硫磺末接续撒其上,勿令火熄,仍不住拌融化之铅,

  • 鹿皮

    《中药大辞典》:鹿皮药材名称鹿皮拼音Lù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皮。炮制用温水浸泡,去净毛、垢,切成小块,风干。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咸,无

  • 臭樟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樟药材名称臭樟别名樟木果、朋麻醒[傣]、樟脑树来源樟科樟属植物臭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 (Wall.) Nees,以果实、木材、树皮入药。木材、树皮四

  • 木鳖子根

    药材名称木鳖子根拼音Mù Biē Zǐ Gēn英文名Root of Cochinchina Momordica出处出自《广西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mo

  • 红田乌草

    药材名称红田乌草拼音Hónɡ Tián Wū Cǎo别名红节节草出处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苋科植物红莲子草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一年生柔弱草本。茎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