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琼玉膏

琼玉膏

洪氏集验方》卷一引申铁瓮方:琼玉膏

药方名称琼玉膏

别名地黄膏(《仁斋直指》卷十七)。

处方新罗人参750克 生地黄8千克 白茯苓1.5千克 白蜜5千克

制法上药人参茯苓为细末,蜜用生绢滤过,地黄取自然汁,捣时不用铁器,取汁尽,去滓,用药一处,拌和匀,入银、石器或好瓷器内封闭留用,如器物小,分二处盛,用净纸二三十重封闭,入汤内,以桑木柴火煮六日,如连夜火,即三日夜,取出,用蜡纸数重包瓶口,入井口,去火毒,一伏时取出,再入旧汤内,煮一日,出水气,取出。

功能主治滋阴润肺,益气补脾。治肺阴亏损,虚劳干咳,咽燥咯血,肌肉消瘦,气短乏力。

用法用量每晨以10克温酒化服,不饮酒者,用白汤化下。

备注方中生地黄滋阴壮水为君;白蜜养肺润燥为臣;佐以人参茯苓补脾益气,茯苓又能化痰,以消肺失输布所聚之痰。诸药相合,共奏滋阴润肺,益气补脾之功。

摘录洪氏集验方》卷一引申铁瓮方

《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臞仙方:琼玉膏

药方名称琼玉膏

处方人参360克 白茯苓450克琥珀沉香各15克 大生地黄5千克(洗净,银石器内杵细,取自然汁。甚忌铁器)白蜜2.5千克(熬,去沫)

制法先将地黄汁同蜜熬沸搅匀,用密绢滤过,再将人参等研为极细末,和蜜、汁入银、瓷瓶内,用绵纸十余层加箬封扎瓶口,入砂锅或铜锅内,以长流水浸没瓶头,用桑柴火煮三昼夜,取出,换过油,再用单蜡纸扎口悬浸井中半日,以出火气,提起仍煮半日以出水气,然后收藏。

功能主治治虚劳干咳。

用法用量每日清晨及午后取5~10毫升,用温酒30毫升调服,不饮酒人,用白汤调服亦可。制此药须在净室中。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臞仙方

猜你喜欢

  • 升发二陈汤

    药方名称升发二陈汤处方陈皮(去白)3克半夏4.5克茯苓3克甘草15克 抚芎3克升麻防风柴胡各15克制法上药细切,作一服。功能主治治痰郁,火邪在下焦,大小便不利。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用水220毫升,煎至

  • 洞庭汤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五:洞庭汤药方名称洞庭汤处方橘子500克(和皮称)甘草生姜盐各120克制法上药四味,一处捣烂,作饼子,火上焙干,为细末。功能主治理气健脾,温中和胃。主过食生冷,脾胃气滞,胸脘痞闷,

  • 糯米固肠汤

    药方名称糯米固肠汤处方糯米30克山药15克胡椒末 白糖适量制法将糯米略炒与山药共煮粥,熟后加胡椒少许。功能主治健脾暖胃,温中止泻。适用小儿脾胃虚寒泄泻。用法用量食用时,加白糖适量调服。每日2次。摘录《

  • 钩藤煎

    药方名称钩藤煎处方钩藤1分,子芩半两,知母半两,寒水石3分,川升麻半两,沙参1两(去芦头),蚱蝉2枚(去翅足,微炒),蜣螂2枚(去翅足,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法上为末,加蜜5两,以慢火煎

  • 六奇汤

    药方名称六奇汤处方柴胡(去苗)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白术半两,京三棱(醋浸,炮,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虚劳羸瘦,日久不瘥;心腹

  • 豮猪肝贴眼方

    药方名称豮猪肝贴眼方处方豮猪肝1具。制法薄切,以清水浸淘。功能主治时气后,因吃葵蒜热面损眼,暗不见物,昼夜疼痛不可忍。用法用量如法贴眼睑上,干即换之。连日及夜贴之,重者不过2日效。摘录《圣惠》卷十六

  • 八味茯苓补心汤

    药方名称八味茯苓补心汤处方茯苓2钱,酸枣仁(炒)2钱,五味子(炒)1钱,当归1钱,人参1钱5分,白术(炒)1钱,菖蒲5分,远志(去心)6分,甘草(炒)5分。功能主治心气不足,血气不和,而患疮证。用法用

  • 拔毒丸

    药方名称拔毒丸处方槐花1两,川椒2两,象牙末1两(酥炙),黄丹2钱,乳香2钱,没药2钱,人中白2钱,血竭1钱,蜈蚣1钱,川山甲1钱,金顶砒生1钱,生乳1钱。制法上为末,用神曲末1两5钱,打稠糊,入药捣

  • 新制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新制橘皮竹茹汤处方橘皮9克竹茹9克柿蒂7枚 姜汁3茶匙(冲)功能主治清化痰热,和胃降逆。治阳明湿温,气壅发哕者。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若未见效,再作服。有痰火者,加竹沥

  • 二圣饮

    《普济方》卷八十九:二圣饮药方名称二圣饮处方雄黑豆半斤,皂角针(锉)半斤。功能主治中风。用法用量上用无灰酒2升,同煎至半升,去滓服。得汗为度。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九《直指》卷七:二圣饮药方名称二圣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