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30卷。日本·丹波元坚撰。刊于1853年。本书广泛选集了我国历代医籍中有关内科杂病(不包括伤寒)的论述分类编辑而成。共分外因类、内因类、诸气病、诸血病及脏腑类五类。每类又各分若十病证,对于每种病
见《江苏药材志》。为马蔺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台秘要》卷廿四。即代指。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冬瓜之别名,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瑞香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王不留行之别名,详该条。
即鼻。详该条。
病证名。指小儿因乳食所伤而致腹痛啼哭。《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因儿饮乳,乳壅不散,伤动脾胃,脾胃气弱,不能消化,滞乳停留,与正气交击,故成阵作痛而啼也。”治宜消乳导滞。用保和丸加木香、厚朴。或以熟艾
针刺手法要领之一。出《灵枢·九针十二原》。意指针入皮下以后,进针时宜慢,出针时宜快,能使正气深入,为补。参见疾而徐则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