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胎息

胎息

气功术语。原为道士修炼方法之一。古人认为,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不用口鼻呼吸,好象胎儿在胎胞中的呼吸一样(据《抱朴子》),故名。近代又称胎息为丹田呼吸法脐呼吸法练功时要求意守中丹田。吸气时,意想气自丹田吸入,自觉有气自丹田向内收合。吸气后稍作停留,随后将气呼出。呼气时,意想气自丹田呼出,稍停再复如前吸气。②指胎气,《医学正传》卷之一:“盖胎孕全仗气血培养,气血既亏则胎息羸弱。”

猜你喜欢

  • 倒刺草

    见《广东中草药》,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 箸针

    见《外科正宗》。即皮肤针。见该条。

  • 押法

    推拿手法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体痛候》。用指腹压在局部不动,比压法要轻。

  • 坏病

    病名。指伤寒病重证。可因治疗失当引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篇》

  • 肝虚胁痛

    证名。指肝气虚或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的胁痛。《医学入门·胁痛》:“虚者,肝血虚也,痛则悠悠不止,耳目喷,善恐如人将捕,五物汤加柴胡梢,或五积散去麻黄加青木香、青皮。”《金匮翼·肝虚胁痛》:“肝虚者,

  • 广群芳谱·药谱

    见佩文斋广群芳谱·药谱条。

  • 胳却

    【介绍】:见络却条。

  • 邪客

    《灵枢经》篇名。邪,病邪;客,外来者。本文主要讨论外邪侵入人体的病机,故名。文中指出邪气入侵的部位不同,能引起不同的病症,并相应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祛散外邪。

  • 关梁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金门,见该条。

  • 华旉

    【介绍】:见华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