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胎教

胎教

古人对孕期提出的有关摄养、起居等注意事项,以达到保证孕妇身体健康,预防胎儿发育不良,及防止坠胎小产难产等目的。如胎前节养六条:①除烦恼;②禁房劳;③戒生冷;④慎寒温;⑤服药饵;⑥宜静养。有关胎教的学说,古人还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受孕妇的情绪和言行所感化,所以孕妇的言动必须谨守礼仪,心情保持恬静舒畅,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大戴礼记·保傅》:“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

猜你喜欢

  • 膝阳关

    经穴名,代号GB33。出《针灸甲乙经》,原名阳关。《千金要方》名关阳。《针灸大全》名足阳关。近称膝阳关。别名寒府、阳陵、关陵,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膝外侧,阳陵泉穴上3寸,股骨外上髁之边缘处。另说在阳陵泉

  • 余无言

    【生卒】:1900~1963【介绍】:原名余愚,字择明。江苏阜宁人。少年时随其父余奉仙学医、应诊,1929年迁居上海,以擅用经方著称,并创办上海中医专科学校。1956年膺聘、任职于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

  • 郁燠(ào 奥)

    蕴积薰蒸。指郁热内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运热,其化暄暑郁燠。”

  • 干咳

    病证名。见《理虚元鉴》。即干咳嗽。详该条。

  • 时疫发斑

    病名。见《瘟疫论补注·发斑》。又名时气发斑、温疫发斑、温毒发斑。《温热类编》卷一:“时疫发斑,憎寒壮热,头痛骨节痛,拘急,满闷,初出尚有表证者白虎汤。”参见温疫发斑、温毒发斑等条。

  • 胡桃夹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分心木之别名,详该条。

  • 红毛大戟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红大戟,详该条。

  • 滕伯祥

    【介绍】:南宋医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由于平素乐于助人,于1195~1200(庆元)年间得治小儿疳方,经认真学习而成为小儿医。

  • 跗肿

    证名。跗(fū),同趺。即足背。指足背肿。出《素问·气交变大论》。为水肿病症状之一。参见水肿、脚肿条。

  • 五噎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人参、茯苓、厚朴(去粗皮,姜汁炒)、枳壳(麸炒,去瓤)、桂心、炙甘草、诃子(炮,去核)、白术、橘皮、炮姜、炮三棱、炒神曲、炒麦芽各二两,炮木香、槟榔、炮莪术各半两。为末,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