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远血

远血

病名。指便血之先排便、后下血者。《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景岳全书》谓:“血在便后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于胃。”因脾气虚寒,不能统血所致者,症见血色暗黑,唇淡口和,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等。宜用黄土汤温阳健脾坚阴止血。因阴虚火旺壮火食气脾阴虚肺气燥,失其敛摄之制者,宜用人参清肺汤。因肝经怒火,肺经忧郁,以致血不藏摄者,用归脾汤加山栀、麦冬、五味,或用凡栀逍遥散阿胶桑寄生地榆。若虚损不足,下血过多,脾气不固,肾气不强,面色萎黄手足厥冷六脉微弱虚浮者,宜大补肝脾肾三经,用人参养营汤补脾,胶艾四物汤加巴戟甘草补肝,断红丸补肾(见《血证论·便血》)。参便血有关条。

猜你喜欢

  • 香菜子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芫荽子之别名。详该条。

  • 观音花

    见《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为蘘荷之别名,详该条。

  • 黄油证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生于气轮,状如脂而淡黄浮嫩,乃金受土之湿热也。不肿不疼,目亦不昏,故人不求治,无他患,至老只如此。”类今之睑裂斑。

  • 脉绝

    古病名。指血脉枯涩败绝的疾患。《备急千金要方·心脏》:“扁鹊云:脉绝不治三日死,何以知之?脉气空虚,则颜焦发落。脉应手少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血先死矣。”参见脉极条。

  • 滴虫性阴道炎

    病名。是由阴道毛滴虫所引起的阴道炎。临床表现有白带量多,呈灰黄色,有泡沫及腥臭气味,尿频尿痛,外阴搔痒,阴道粘膜充血,有散在红点。当按带下、阴痒辨症治疗。局部用药:①苦参、龙胆草小煎去渣冲洗。②苦楝根

  • 冬桑叶

    见《本草正义》。为桑叶之处方名,详该条。

  • 臑骨突出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臑骨即肱骨,指肩关节脱臼后肱骨头离位,明显突出。证治详肩胛骨出条。

  • 李中梓医案

    书名。明·李中梓撰。本书共收医案50多则,不分门类,不立标题,大多为内科杂病疑难治案。作者长于脉诊和辨证,处方灵活,案语明晰。初未刊行,后收入李延昰《脉诀汇辨》中。

  • 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

    女科丛书。又名《胎产新书》、《竹林寺女科全书》、《济坤育麟竹林寺女科全书》。20卷。包括《女科秘要》8卷,清·静光禅师撰。《女科旨要》4卷,清·雪岩禅师增广。《女科秘旨》8卷,清·轮印(一作轮应)禅师

  • 阴狐疝

    病名。出《金匮要略》。即狐疝。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