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金刚刺

金刚刺

药材名称金刚刺

拼音Jīn Gānɡ Cì

别名金刚藤(《陕西中草药》)。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根茎。全年可采。

原形态短梗菝葜,又名:黑刺菝葜

攀援状木质藤本。根茎块状,褐色。枝绿色,具黑褐色的扁刺.叶互生,卵状长椭圆形,长5~10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全缘;叶柄长7~12毫米,中部以上着生卷须。花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总花梗短于叶柄;花白色或绿白色,花被片4。浆果近球形,黑色,含种子3枚。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低山灌丛或山谷沟岸。分布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陕西中草药》:"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陕西中草药》:"除风湿,活血,解毒,镇惊息风,抗癌。治风湿腰腿痛,小儿惊风,肠炎,疮疖,瘰疬,癌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大剂可用至一两);或浸酒。外用:研粉、磨汁调敷或煎水洗。

复方治颈淋巴结核:金刚刺一至二两,炖猪肉吃。(《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备注本植物的根茎,在陕西地区亦作威灵仙入药。参见"威灵仙"条。

同属植物粉菝葜的根茎,在陕西地区亦作金刚刺入药。参见"金刚藤头"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南蛇竻苗

    药材名称南蛇竻苗拼音Nán Shé Lè Miáo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气》来源为豆科植物南蛇竻的苗,夏、秋季采。性味《陆川本草》:"苦,寒。"

  • 红梗草根

    药材名称红梗草根拼音Hónɡ Gěnɡ Cǎo Gēn别名红升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异叶泽兰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atorium heterophyllum DC.采收和储藏:秋、冬、

  • 半夏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夏药材名称半夏拼音Bàn Xià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别名三叶半夏、三叶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 独叶白芨

    药材名称独叶白芨拼音Dú Yè Bái Jī别名糯白芨、小白芨(《云南中草药》),独菇(《贵州药植目录》)。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云南独蒜兰的块茎。秋季采集。洗

  • 飞燕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飞燕草药材名称飞燕草拼音Fēi Yàn Cǎo别名猫眼花、鸽子花、大花飞燕草、鸡爪莲、土黄连[吉林]来源毛茛科翠雀花属植物翠雀Delphinium gra ndiflor

  • 水细辛

    药材名称水细辛拼音Shuǐ Xì Xīn别名土癞蜘蛛香、毛细辛、石南七细辛、南坪细辛、苕叶细宰。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单叶细辛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aurm himalaicum Ho

  • 毛扭藓

    药材名称毛扭藓拼音Máo Niǔ Xiǎn英文名filamentous moss别名树毛衣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蔓藓科植物毛扭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robryidiu

  • 龙利叶

    《中药大辞典》:龙利叶药材名称龙利叶拼音Lónɡ Lì Yè别名龙舌叶、龙味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龙脷叶(《广州植物志》)。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大戟科植物

  • 细叶桉果

    药材名称细叶桉果拼音Xì Yè ān Guǒ别名桉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细叶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alyptus tereticornis Smith.采收和储藏:春、冬季采收,

  • 粉萆

    药材名称粉萆拼音Fěn Bì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 Hypoglaucae别名黄萆、黄山姜、黄姜来源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