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喉浅论》卷下方。杏仁、桑叶、牡丹皮、连翘、甘草、天花粉、浙贝母、石膏、牛蒡子。水煎,兑橄榄汁半酒盅服。治疫蒸气分,咽喉红肿,上有细碎白点,身热有汗,口渴唇燥,心烦脉数;或秋燥熏蒸,致咽喉燥痛者。
见《分类草药性》。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草药》。为苦荞头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晋代医生。精于脉诊,善于治疗疑难病。
见《贵州药用植物目录》。为大飞扬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撰有《丹毒备急方》,3卷,已佚。
见《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四。即眼力。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
古人对孕期提出的有关摄养、起居等注意事项,以达到保证孕妇身体健康,预防胎儿发育不良,及防止坠胎、小产、难产等目的。如胎前节养六条:①除烦恼;②禁房劳;③戒生冷;④慎寒温;⑤服药饵;⑥宜静养。有关胎教的
理气法之一。又称下气。是治疗气上逆的方法。适用于喘咳、呃逆等症。常用药物如苏子、旋覆花、半夏、丁香、代赭石等。降逆下气亦属于本法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