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觑,看视意。近觑,指近视的病证。《审视瑶函》:“久视伤睛成近觑。”即能近怯远症。参见该条。
书名。高镜朗编。本书以现代儿科学知识,将古代八十余种儿科疾病的名称、病原、症状、诊断及历史等问题进行了概括的整理,论述颇多独到的见解。1969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
恶寒证之一种。《证治汇补·恶寒章》:“阳虚恶寒,以阳气能温分肉而充皮毛,肥腠理而司阖,内伤房欲,火衰恶寒,即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其症必兼踡卧,足冷,濈濈自汗,两尺沉细。”《景岳全书·杂证谟》:“其证则
见《江西草药》。为滴水珠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发热较高,如火灼之状,手抚病人的皮肤,有灼手感觉。见于多种热性病。
骨名。鼽与顺通。即颧骨。《素问·气府论》:“鼽骨下各一。”
出《药性论》。为砂仁之别名,详该条。
眼弦之“秋冬烂者为冷烂”(《银海精微》)。系土衰不能化湿所致。宜温阳化湿,可用苓桂术甘汤之类加减,外用碧天丹熏洗。睑厚者可洗。
书名。见《崇文总目》。1卷,已佚。
1卷。清代眼科著作。撰人佚名。撰年不详。本书首载眼病证治、歌赋及眼科验方的配制,其次用问答体裁叙述了眼科72症的治法。解放后出版排印本(与《一草亭目科全书》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