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少花柏拉木

少花柏拉木

药材名称少花柏拉木

拼音Shǎo Huā Bǎi Lā Mù

英文名Dunn Blastus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少花柏拉木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pauciflorus (Benth.) Guli-laum. [Allomorphia pauciflra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小灌木,高约70cm。茎圆柱形,多分枝,被微柔毛及黄色小腺点,叶对生,叶柄长4-10cm,被微柔毛及疏小腺点;叶片纸质,卵状披针形至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钝至圆形,有时略偏斜,长3.5cm,宽1.3-2.3cm,叶两面均密被黄色小腺点;近全缘或具极细的小齿;基出脉3-5。花两性,4数;由聚伞花序组成小圆锥花序,顶生,密被微柔毛及疏小腺点;苞片不明显;花梗与花萼均被黄色小腺点;花萼漏斗形,具四棱,具四棱,裂片短三角形,长不到1mm;花瓣粉红色至紫红色,先端急尖,偏斜;花丝多少被微柔毛,花药弯曲;子房半下位,先端具4小突起。蒴果椭圆形,为宿存萼所包。花期7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广东等地。

性味味涩;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拔毒生肌;杀虫。主疮疖肿毒;疥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或研末调敷衍。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拔毒生肌的功效,用于疮疥。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茱苓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茱苓草药材名称茱苓草拼音Zhū Línɡ Cǎo来源龙胆科龙胆属植物茱苓草Gentiana apiata N. E. Brown的全草。夏季采收,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

  • 赛番红花

    《中药大辞典》:赛番红花药材名称赛番红花拼音Sài Fān Hónɡ Huā别名菖蒲莲、红玉帘、风雨花(《华北习见观赏植物》),旱水仙、空心韭菜(《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

  • 当归藤

    《中药大辞典》:当归藤药材名称当归藤拼音Dānɡ Guī Ténɡ别名大力王、筛其蔃(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虎尾草(《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紫金牛

  • 柳兰叶风毛菊

    药材名称柳兰叶风毛菊拼音Liǔ Lán Yè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all-grass of Willowweedleaf Saussurea出处始载于《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柳叶菜

  • 桂丁

    《中药大辞典》:桂丁药材名称桂丁拼音Guì Dīnɡ别名肉桂子(《百草镜》),桂子(《中药志》),桂丁香(《上海饮片炮制规范》)。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幼嫩果实。10~11月采

  • 马桑树皮

    药材名称马桑树皮拼音Mǎ Sānɡ Shù Pí出处《贵州草药》来源马桑科植物马桑的树皮。功能主治治白口疮:鲜马桑皮五分,捣绒,用青布包好,含口内,五分钟后取出,隔时再含,一日数次

  • 崖棕根

    《中药大辞典》:崖棕根药材名称崖棕根拼音Yá Zōnɡ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莎草科植物崖棕的根。原形态崖棕,又名:宽叶薹草。多年生草本。根茎丛生,横走;茎侧生,高达30厘米,扁而平滑

  • 紫草茸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草茸药材名称紫草茸拼音Zǐ Cǎo Rónɡ别名赤胶、紫胶、紫梗、棒状虫胶、胶质紫草茸来源胶蚧科昆虫紫胶虫Laccifer lacca Kerr在树枝上所分泌的树脂状胶

  • 老白花树皮

    药材名称老白花树皮拼音Lǎo Bái Huā Shù Pí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羊蹄甲的树皮。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含鞣质10~15%。药理作用树皮及根有驱虫

  • 绿青

    《中药大辞典》:绿青药材名称绿青拼音Lǜ Qīnɡ别名石绿(《唐本草》),石碌(《本草衍义》),大绿(《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孔雀石的矿石。原形态单斜晶系,晶体柱状或针状。通常多为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