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拔毒散

拔毒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拔毒散

药材名称拔毒散

拼音Bá Dú Sàn

别名小黄药、小迷马桩、迷马桩棵、小克麻、巴掌叶、肯麻尖

来源锦葵黄花稔属植物四川黄花稔Sida szechuenensis Matsuda,以全株入药。秋末采收,洗净切碎,晒干备用。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调经通乳,解毒消肿。用于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肠炎,痢疾;外用治跌打损伤,痈肿。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拔毒散

药材名称拔毒散

拼音Bá Dú Sàn

别名王不留行(《滇南本草》),小黄药、小迷马桩、迷马桩棵、小克麻(《云南中草药》),小拔毒、尼马庄柯(《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锦葵科植物拔毒散全草。秋季采收。

原形态直立半灌木,高约1米余。茎紫褐色,疏被星状毛。下部叶宽菱形或扇形,长宽约2.5~5厘米,基部楔形,先端尖或圆,边缘重锯齿;上部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3~4厘米;叶上面被糙伏毛或近无毛,下面被星状短茸毛;叶柄长5~10毫米;托叶钻形,脱落。花单生叶腋或丛生于短枝端,花梗中部以上具关节;萼长7毫米,5裂,疏被星状毛;花冠黄色,径约1.5厘米;雄蕊柱被长硬毛。蒴果近球形,径约6毫米,心皮6~9枚,每心皮具2芒状短喙。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于灌木丛或山坡。分布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②《云南中草药》:"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治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疔疮,肿毒,肠炎,菌痢,妇女经闭,跌打损伤。

①《滇南本草》:"治妇人乳汁不通,乳痈、乳结、红肿,消诸疮肿毒;治小儿尿血,血淋,祛皮肤瘙痒,消风解热。梗叶细末,醋调敷痈疽疮毒溃散。"

②《云南中草药》:"活血祛瘀,拔毒,接骨,通乳。治经闭,疔疮,枪伤,骨折。"

③《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拔毒生肌。治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肠炎,菌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瘭疽疔疮:拔毒散鲜叶捣烂敷患处。(《云南中草药选》)

②治跌打损伤:拔毒散鲜叶捣烂,加红糖或酒调敷患处。(《云南中草药选》)

③治乳汁不通:拔毒散三至五钱,炖猪脚服。(《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拔毒散

药材名称拔毒散

拼音Bá Dú Sàn

英文名Herb of Szechwan Sida

别名王不留行、小尼马庄柯、巴掌叶、小拔毒、尼马庄柯、妈妈多、肯麻头、小迷马桩、白背黄花稔、小黄药、迷马桩棵、小克麻、小路边站。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拔毒散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da szechuensis Matsuda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拔毒散 直立亚灌木,高约1m。小枝被星状长柔毛。叶二型;叶柄长5-10mm,被星状柔毛;托叶钻形,较短于叶柄;下部的叶宽菱形至扇形,长2.5-5cm,宽近似,先端短尖至浑圆,基部楔形,边缘具2齿,上部的叶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形,长2-3cm,两端钝至浑圆,上面疏被星状毛或糙伏毛至几无毛,下面密被灰色星状毡毛。花单生或簇生于小枝端,花梗长约1cm,密被星状粘毛,中部以上具节;萼杯状,长约7mm,裂片三角形,疏被星状柔毛;花黄色,直径1-1.5cm,花瓣倒卵形,长约8mm;雄蕊往长约5mm,被长硬毛。果近圆球形,直径约6mm,分果爿8-9,疏被星状柔毛,具短芒。种子黑褐色,平滑,长2mm,种脐被白色柔毛。花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荒坡灌丛、松林边、路旁和沟谷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

性味苦;寒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下乳;活血;利湿;解毒。主乳汁不下;乳痈;痈肿;小便淋涩;泄泻;痢疾;闭经;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治妇人乳汁不通,乳痈、乳结、红肿,消诸疮肿毒;治小儿尿血,血淋,祛皮肤瘙痒,消风解热。梗叶细末,醋调敷痈疽疮毒溃散。

2.《云南中草药》:活血祛瘀,拔毒,接骨,通乳。治经闭,疔疮,枪伤,骨折。

3.《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拔毒生肌。治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肠炎,菌痢。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无风自动草

    药材名称无风自动草拼音Wú Fēnɡ Zì Dònɡ Cǎo别名刷把草、怀胎草来源柳叶菜科柳叶菜属植物喜马拉雅柳叶菜Epilobium himalayense Hauss

  • 长柄赤车

    药材名称长柄赤车拼音Chánɡ Bǐnɡ Chì Chē别名半边风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柄赤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llioniat soongii(Merr.)Merr.[Polyc

  • 豹子眼睛花

    药材名称豹子眼睛花别名老熊花来源锦葵科豹子眼睛花Abutilon sinense Oliv.,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辛,凉。功能主治消炎,接骨。主治肝炎,淋巴腺炎,乳头炎,疮疖,骨折,脚癣

  • 海蜇皮

    《中药大辞典》:海蜇皮药材名称海蜇皮拼音Hǎi Zhē Pí别名白皮子(《柑园小识》),白皮纸、秋风子(《纲目拾遗》),姹皮(《医林纂要》),罗皮(《动物学大辞典》)。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

  • 石蟾蜍

    药材名称石蟾蜍拼音Shí Chán Chú别名瓜蒌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趾叶栝楼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nthes Merr.et Chu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

  • 家白蚁

    药材名称家白蚁拼音Jiā Bái Yǐ英文名termite别名白蚁、螱、飞蚁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鼻白蚁动物家白蚁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ptotermes formo

  • 翼梗獐牙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翼梗獐牙菜药材名称翼梗獐牙菜别名四棱草来源龙胆科翼梗獐牙菜Swertia nervosa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黄疸、口苦,潮热

  • 蚂蚁上树

    药材名称蚂蚁上树拼音Má Yǐ Shànɡ Shù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dalion Glochidion别名灰叶算盘子、革叶算盘子。出处始载于《云南药用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

  • 苏铁根

    药材名称苏铁根拼音Sū Tiě Gēn出处本品原植物以番蕉之名始载于《群芳谱》。1.《花镜》曰:“凤尾蕉一名番蕉。”2.《植物名实图考》载风尾蕉,谓:“南方有之,南安尤多,树如鳞甲,叶如棕榈,尖硬光泽

  • 小狼毒

    药材名称小狼毒别名细狗闹花、大萝卜、鸡肠狼毒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小狼毒Euphorbia prolifera Buch.-Ham.,以根入药。春秋采根,洗净切片,炒干或焙至黄褐色;或切片晒至半干,加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