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江南桤木

江南桤木

药材名称江南桤木

拼音Jiānɡ Nán Qī Mù

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江南桤木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us trabeculosa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阴干。

原形态乔木,高约10m。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光滑;枝条暗灰褐色,无毛;小枝黄褐色或褐色;芽有柄,芽鳞2枚,光滑。叶柄细,长2-3cm;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至椭圆状宽卵形,有时长枝上的叶为披针形或椭圆形,长6-16cm,宽2.5-7cm,先端短尾状或骤尖,基部近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不规则细疏齿,上面无毛,下面有腺点,脉腋间簇生髯毛;侧脉6-13对。雄花序春季先叶开放,多个簇生。果序椭圆形,2-4个排成总状;果序梗长1-2cm,果苞长5-7mm,木质,基部楔形,先端有5个浅裂片。小坚果宽卵形,长约3mm;果翅厚纸质,宽及果的1/4,种子扁圆。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000m的山谷、沟边、河岸及村落附近。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湿疹;荨麻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猴樟果

    《中药大辞典》:猴樟果药材名称猴樟果拼音Hóu Zhānɡ Guǒ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果实。秋季采收。性味性温,味辛。功能主治驱风,行气,温中,镇痛。治疝气疼痛,香樟果实三颗

  • 功劳木

    《中药大辞典》:功劳木药材名称功劳木拼音Gōnɡ Láo Mù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或华南十大功劳的茎干。全年可采,截段,晒干。原形态形态详&q

  • 姜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姜三七药材名称姜三七拼音Jiānɡ Sān Qī别名三七姜、姜叶三七、土田七、竹叶三七、姜七来源姜科姜七属植物姜三七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 (King)

  • 栲栗

    药材名称栲栗拼音Kǎo Lì别名锥栗、米锥栗、勒翠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剥去果壳,

  • 黄槿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槿药材名称黄槿别名黄木槿、桐花、海麻、海麻桐、木麻、公背树来源锦葵科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以叶、树皮、花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广西。性味甘、淡,微寒

  • 刺针草

    药材名称刺针草拼音Cì Zhēn Cǎo别名鬼针草、盲肠草、一包针、粘身草、婆婆针、金盏银盘、跟人走、钢叉草来源菊科刺针草属植物刺针草Bidens bipinnata L.及三叶刺针草B.

  • 白鱼尾果

    《中药大辞典》:白鱼尾果药材名称白鱼尾果拼音Bái Yú Wěi Guǒ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果实。9~10月采,阴干。功能主治治小儿蛔疳。用法用量白鱼尾果一两加

  • 油桐子

    《中药大辞典》:油桐子药材名称油桐子拼音Yóu Tónɡ Zǐ别名桐子(《纲目》),桐油树子(《岭南采药录》),高桐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油桐果(《福建民间草药》)。出处《纲

  • 菊花根

    药材名称菊花根拼音Jú Huā Gēn别名长生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anthema morifoium (Ramat.) Tzvel.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根

  • 小构树汁

    药材名称小构树汁拼音Xiǎo Gòu Shù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小构树的树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et Zucc.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