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沙枣

沙枣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枣

药材名称沙枣

拼音Shā Zǎo

别名银柳、桂香柳、牙格达、红豆、则给德毛道[蒙名]、吉格代[维名]

来源胡颓子胡颓子属植物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以果实,树皮入药。树皮四季可才剥,刮去外层老皮,剥取内皮,晒干备用。果实在秋末冬初成熟时采摘晒干。

性味树皮:酸、微苦,凉。果实:酸、微甘,凉。

功能主治树皮:清热凉血,收敛止痛。用于慢性气管炎,胃痛,肠炎,白带;外用治烧烫伤,止血。

果实:健脾止泻。用于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树皮:1~3钱;果0.5~1两;外用适量,树皮煎浓液涂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沙枣

药材名称沙枣

拼音Shā Zǎo

别名银柳、红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胡颓子科植物沙枣果实。果熟时采摘。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5~10米,有时具刺。幼枝银白色,老枝栗褐色。叶矩圆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4~8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宽楔形,两面均有白色鳞片,下面较密,成银白色,侧咏不显着;叶柄长5~8毫米。花银白色,芳香,外侧被鳞片,1~3朵生小枝下部叶腋;花被筒钟形。长5毫米,上端4裂,裂片长三角形;雄蕊4;花柱上部扭转,基部为筒状花盘包被。果实矩圆状椭圆形,或近圆形,直径8~11毫米,密被银白色鳞片。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本植物的树皮(沙枣树皮)、树胶(沙枣胶)、花(沙枣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常生于沙漠地区。分布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黄酮类。果肉含糖43~59%(其中20%为果糖),蛋白质约10%,少量鞣质和粘液质

根和地上部分是哈尔满生物碱的良好来源,含有哈尔满、哈尔醇、哈尔明碱等。叶含咖啡酸、绿原酸、新绿原酸、维生素C140~350毫克%、黄酮类。

药理作用从果实制得的胶质、鞣质的浓缩物有抗炎作用;对人工引起腹泻的动物,它能抑制小肠的运动功能,故可用于肠炎。

性味《内蒙古中草药》:"味甘酸涩,性平。"

功能主治《新疆中草药手册》:"强壮,镇静,固精,健胃,止泻,调经,利尿。治胃痛,腹泻,身体虚弱,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沙枣

药材名称沙枣

拼音Shā Zǎo

英文名Fruit of Russianolive

别名四味果、红豆、吉格达。

出处出自《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枣、东方沙枣和尖果沙枣的成熟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laeagnus angustifolia L.2.Elaeagnum angustifolia L.var.orientalis (L.) Kuntze [E.orientalis L.]3.Elaeagnum oxycarpa Schlecht.

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时分批采摘,鲜用或烘干。

原形态1.沙枣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5-10m。枝干受伤后流出透明褐色胶汁。常具亮棕红色硬利,幼枝密被银白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栗褐色,光滑;皮孔明显,点状横裂。单叶互生,薄纸质;叶柄长0.5-1cm;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8.5cm,宽0.5-2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幼时被具银白色鳞片,后部分脱落,下面银白色,有光泽,密被白色鳞片;侧脉不明显。花1-3朵生于叶腋,两性,稀单性;花被筒呈钟状或漏斗状,先端4裂,外面银白色,里面黄色,有香味;花盘先端无毛;雄蕊几无花丝;花柱长于雄蕊,先端环状弯曲。果实椭圆形,长约1.5,粉红色,被银白色鳞片。花期5-6月,果期9月。

2.东方沙枣 与上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花枝下部的叶片阔椭圆形,宽1.8-3.2cm,上部的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两端钝;花盘无毛或有时微被小柔毛;果实大,阔椭圆形,长1.5-2.5cm,栗红色或黄色。

3.洒果沙枣 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叶片窄长圆形至线状披针形;枝具明显的棘针;花盘先端有毛,萼筒漏斗形或钟形;果实较小,长5-10mm,乳黄色或橙黄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沙漠地区,耐旱、耐寒,并在沙地、盐渍化土地和村边、田边广泛栽培。

2.生境同沙枣。

3.生于海拔400-660m的戈壁沙滩或沙丘的低洼潮湿地区和田边、路边,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1.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辽宁等地。

2.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

3.分布于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1)沙枣果实矩圆形或近球形,长1-2.5cm,直径0.7-1.5cm。表面黄色、黄棕色或红棕色,具光泽,被稀疏银白色鳞毛。一端具果柄或果柄痕,另端略凹陷,两端各有放射状短沟纹8条,密被鳞毛。果肉淡黄色,疏松,细颗粒状。果核卵形,表面有灰白色至灰棕色棱线和褐色条纹8条,纵向相间排列,一端有小突尖,质坚硬,剖开后内面有银白色鳞毛及长绢毛。种子1颗。气微香,味甜、酸、涩。

(2)东方沙枣果实宽椭圆形,较沙枣大。

(3)尖果沙枣果实卵圆形或近圆形,较小,1-1.3cm,表面乳黄色或橙黄色。

化学成分沙枣果实含油,其中脂肪酸成分有:棕榈酸(palmitic acid),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e),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非皂化部分中有:胡萝卜素(carotene),生育酚(tocophenol)。还含黄酮类成分: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异鼠李素-3-O-β-D-吡喃半乳糖甙(isorhamnetin-3-O-β-D-galactopyranoside),另含咖啡酸(caffeic acid)。果汁中含钾、钠、镁、钙、铁、铜、锌、锰。果皮中主合棕榈酸,还含亚油酸、油酸,另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种子及果皮中均含二十九烷(nonacosane)55%以上,种子油中主含业油酸占59.1%以上。

药理作用从果实制得的胶质、鞣质的浓缩物有抗炎作用;对人工引起腹泻的动物,它能抑制小肠的运动功能,故可用于肠炎。

性味味酸;微甘;性凉

归经肺;肝;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养肝益肾;健脾调经。主肝虚目眩;肾虚腰痛;脾虚腹泻;消化不良;带下;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新疆中草药手册》:强壮,镇静,固精,健胃,止泻,调经,利尿。治胃痛,腹泻,身体虚弱,肺热咳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无心菜

    《中药大辞典》:小无心菜药材名称小无心菜拼音Xiǎo Wú Xīn Cài别名雀儿蛋,鸡肠子草(《陕西中草药》),鹅不食草,露药(《贵州药植目录》),铃铃草、大叶米粞草(《湖南药物

  • 南五味子叶

    药材名称南五味子叶拼音Nán Wǔ Wèi Zǐ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叶。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福建民间草药》:"治痈疽背疮,

  • 矮脚罗伞

    《中药大辞典》:矮脚罗伞药材名称矮脚罗伞拼音ǎi Jiǎo Luó Sǎn别名雪下红、珊瑚珠(《花镜》),短脚三郎(《植物名实图考》),小罗伞(《陆川本草》),矮茶风、毛茎紫金牛(《四川中药志》),九

  • 木香花

    药材名称木香花别名白刺花、双白刺花来源蔷薇科木香花Rosa banksiae Ait.,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南北各省均有栽培。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收敛止痛,止血。主治肠炎,痢疾,月经过多,肠出血,小

  • 海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芋药材名称海芋拼音Hǎi Yù别名痕芋头、狼毒[广东]、野芋头、山芋头、大虫芋、天芋、天蒙来源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海芋Alocasia odora (Roxb.) K.

  • 葛仙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葛仙米药材名称葛仙米拼音Gě Xiān Mǐ别名地软、地木耳、地耳来源藻类蓝藻纲念珠藻科念珠藻属植物念珠藻Nostoc commune Vauch.,以全植物入药。夏秋雨后采收,洗

  • 马蹄甲

    《中药大辞典》:马蹄甲药材名称马蹄甲拼音Mǎ Tí Jiǎ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马科动物马的马蹄。性味甘,平.①《别录》:"温。"②《纲目》:"甘,平,无毒。&

  • 黄草乌

    药材名称黄草乌拼音Huánɡ Cǎo Wū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丽江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forrestii Stapf[A.lidiangense Chen et L

  • 狗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骨药材名称狗骨拼音Gǒu Gǔ别名犬骨来源犬科动物犬Canis familiaris L.的骨骼。药用以四肢骨为佳,四季可收,悬挂当风处晾干。性状质坚实,不甚沉重,白色或微黄色(

  • 新裂耳蕨

    药材名称新裂耳蕨拼音Xīn Liè ěr Jué别名凤凰尾巴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新裂耳蕨的根茎。原形态新裂耳蕨,又名:革叶耳蕨。多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