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竹砂仁

竹砂仁

药材名称竹砂仁

拼音Zhú Shā Rén

别名竹果、竹红菌、竹花、竹生小肉座菌

来源药材基源:为肉座菌科真菌竹小肉座菌的子座。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ocrella bambusae(Berk.et Br.)Sacc.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采摘后晒干,备用。

原形态子座近半球形。新鲜时粉红色或浅肉色,较松柔,干后变为灰黄色或红褐色,较坚硬,表面有不规则的喙状突起,内部粉红色至深红色,直径0.7-1.5(-2)cm。子囊壳单列,埋生于子座的外围,壳壁透明无色,子囊壳(620-700)μm×(520-680)μm。子囊细长,(350-430)μm×(16-20)μm。子囊孢子蠕虫形,8个,右旋扭曲,(270-310)μm×(8-10)μm,透明无色至微黄色,成熟后断裂成段,每段长20-30μm。侧丝稍长于子囊,顶端略膨大。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箭竹的节间或近节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子座近半球形,直径0.7-1.8cm,灰黄色或红褐色,表面有不规则的喙状突起。质较坚硬。断面棕褐色。

2.显微鉴别 子座横切面略呈扇形。子囊壳单列,瓶形,直径500-700μm,壳壁无色,内有多数子囊及侧丝。子囊长300-450μm,直径15-20μm;子囊孢子蠕虫形,8个,扭曲成麻花状,约与子囊等长,成熟后断裂成段。侧丝略长于子囊。子座其他部位为棕褐色菌丝。

化学成分竹砂仁含5%D-甘露醇(D-mannitol),竹红菌素(hypocrellin)A、B,过氧竹红菌素(peroxyhpocrellin),十六烷酸(hexadecanoic acid)和十八烷酸(octadecanoic acid)。

鉴别(1)取子座横切面,置紫外灯下观察,子囊壳部位显蓝色荧光,其余部位显棕红色荧光,滴加稀碱液后,菌丝变为绿色,荧光消失。

(2)本品乙醇浸出液显鲜红色,在465nm处有最大吸收峰。

性味辛;涩;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止痒。主风湿性关节炎;外阴白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漆大姑根

    《中药大辞典》:漆大姑根药材名称漆大姑根拼音Qī Dà Gū Gēn出处《广州常用草药集》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的根。功能主治《广州常用草药集》:"治疴呕痧症,炒熟煎茶可治红白

  • 卵叶寄生

    药材名称卵叶寄生拼音Luǎn Yè Jì Shēnɡ别名秦氏寄生、柚子寄生、木菠萝寄生、枫木寄生、杂寄生、寄生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卵叶梨果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

  • 蚕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豆药材名称蚕豆拼音Cán Dòu来源豆科蚕豆Vicia faba L.,以花、果实、豆荚、叶、梗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栽培。化学成分叶含有N-氨基-甲醇-2

  • 岗梅根

    《中药大辞典》:岗梅根药材名称岗梅根拼音Gǎnɡ Méi Gēn别名百解(《广西中兽医药植》),土甘草、秤杆根、盆包银(《南宁市药物志》),点秤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天星根(《广

  • 青竹蛇

    《中药大辞典》:青竹蛇药材名称青竹蛇拼音Qīnɡ Zhú Shé别名竹叶青、青竹丝(《动物学大辞典》)。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蝮蛇科动物竹叶青的全体。原形态全长50~80厘米。头部

  • 野席草

    药材名称野席草拼音Yě Xí Cǎo别名三楞草、三棱草、三方草来源莎草科莎草属植物碎米莎草Cyperus iri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辛,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调经

  • 蓼大青叶

    《中国药典》:蓼大青叶药材名称蓼大青叶英文名FOLIUM POLYGONI TINCTORII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的干燥叶。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收

  • 蓝桉根皮

    药材名称蓝桉根皮拼音Lán ān Gēn Pí出处《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的根皮。功能主治顺气化痰,去风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洗。摘录《中药大

  • 辣蓼

    药材名称辣蓼拼音Là Liǎo别名辣蓼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辣蓼Polygonum flaccidum Meism及水蓼P. hydropiper L.,以全草或根、叶入药。全草四季可采,根和叶

  • 石彭子

    《中药大辞典》:石彭子药材名称石彭子拼音Shí Pénɡ Zǐ别名崖石榴(《植物名实图考》),巴梨子、崖荔子(《中国树木分类学》),石彭彭(《江西中药》),小木莲(《浙江天目山药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