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蛇接骨

蛇接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接骨

药材名称蛇接骨

拼音Shé Jiē Gǔ

别名白叶跌打、见肿消、羊草跌打、回筋口千、树三七、石三七

来源菊科蛇接骨Gynura procumbens (Lour.)Merr.,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安徽、云南、贵州。

性味辛,凉。

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消炎止咳。外用治跌打损伤,软组织挫伤。内服治支气管炎,肺结核。

用法用量外用鲜品捣烂加胡椒末适量外敷患处。内服全草1钱,炖肉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蛇接骨

药材名称蛇接骨

拼音Shé Jiē Gǔ

别名回筋口干、树三七、石三七(《云南中草药》),见肿消、羊草跌打、白叶跌打(《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帕蚌板(傣名)。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乌风七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乌风七,又名:平卧土三七

多年生草本,高约50厘米。茎下部倾斜,肉质,绿色或淡褐色,略具棱。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长7~13厘米,宽4.5~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浅锯齿,两面有短粗毛。头状花序排列成疏散的伞房花序式,顶生;总苞圆筒状,苞片一列,绿色,近基部附有数枚较小的短苞片;花全部管状,先端5裂,紫红色或鲜黄色:雄蕊5;花柱基部小球状,柱头分叉,被毛。瘦果小,有棱线,冠毛多数。

生境分部生山坡草丛中。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性味辛甘,平。

①《云南中草药》:"辛,凉。"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甘淡,平。"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消炎止咳。治跌打挫伤,风湿关节痛,支气管肺炎,肺结核。

①《云南中草药》:"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消炎止咳。治跌打损伤,软组织挫伤,支气管肺炎,肺结核。"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散瘀消肿,活血生肌。治骨折,风湿关节痛。"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内服:煎汤,0.5~1钱;或炖肉服。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软组织挫伤:蛇接骨鲜品,捣烂加胡椒末适量,外敷患处。(《云南中草药》)

②治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蛇接骨一钱,炖肉服。(《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蛇接骨

药材名称蛇接骨

拼音Shé Jiē Gǔ

英文名all-grass of Procumbent Velvetplant

别名三七、树三七、见肿消、羊草跌打、白叶跌打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平卧土三七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nura procumbens (Lour.) Me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平卧土三七鑫年生草本,高约50cm。茎下部倾斜,肉质,绿色或淡褐色,略具棱,无毛。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7-13cm,宽4.5-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浅锯齿或深裂,两面具粗短毛。头状花序排列成疏散的伞房花序,顶生;顶生;总苞圆筒状;苞片1列,绿色,的基部附有数枚较小的短苞片;花全部为管状,花冠紫红色或鲜黄色,先端5裂;雄蕊5;花柱柱基部小球状,柱头分叉,被毛。瘦果小,有棱线;冠毛多数。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中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及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约50cm。茎下部弯曲,略肉质,绿褐色。叶片互生,多皱缩,完整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7-13cm,宽4.5-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具不规则浅锯齿,两面具短粗毛。头状花序顶生。瘦果小。气微,味微辛。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清热止咳。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肺炎;肺结核;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丁香

    药材名称小丁香拼音Xiǎo Dīnɡ Xiānɡ别名小万年青、蓝花地丁(《云南中草药选》),紫花地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小远志的全草。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

  • 桑鳸

    药材名称桑鳸拼音Sānɡ Hù别名桑扈(《诗经》),青雀、窃脂(陆玑《诗疏》),蜡嘴雀、蜡嘴(《纲目》)。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雀科动物黑头蜡嘴雀的肉。原形态体长20余厘米。嘴厚而强,呈

  • 连翘茎叶

    《中药大辞典》:连翘茎叶药材名称连翘茎叶拼音Lián Qiáo Jīn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茎叶。功能主治《纲目》:"治心肺积热。"

  • 肉豆蔻

    《中国药典》:肉豆蔻药材名称肉豆蔻拼音Ròu Dòu Kòu英文名SEMEN MYRISTICAE别名肉果、玉果、顶头肉来源本品为肉豆蔻科肉豆蔻属植物肉豆蔻Myristi

  • 蒟酱

    《中药大辞典》:蒟酱药材名称蒟酱拼音Jǔ Jiànɡ别名枸酱(《汉书》),蒟子(《广志》),土荜拨(《食疗本草》),大荜拨(《成都县志》),蒟青、槟榔蒟(《岭南草药志》),青蒌、香荖(《广东

  • 茴香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茴香虫药材名称茴香虫拼音Huí Xiānɡ Chónɡ别名黄凤蝶、金凤蝶、芹菜金凤蝶[成虫名]来源昆虫纲鳞翅目凤蝶科金凤蝶Papilio machaon L.,

  • 枣核

    《中药大辞典》:枣核药材名称枣核拼音Zǎo Hé出处《别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果核。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大枣"条。性味《纲目》:"燔之,苦,平,无毒。"

  • 黑乳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乳菇药材名称黑乳菇别名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黑乳菇Lactarius picinu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陕西、安徽。性味淡,温。功能主

  • 石茶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茶药材名称石茶别名东南长蒴苣苔、石麻婆子草、石芥菜来源苦苣苔科石茶Didymocarpus hancei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性味苦,凉。功

  • 海菜

    药材名称海菜拼音Hǎi Cài别名龙爪菜、水白菜、海花菜、海茄子、水青菜、水莴苣出处海菜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谓:“海菜,生云南水中。长茎长叶,叶似车前叶而大,皆藏水内。抽葶作长苞,十数花同一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