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金珠柳

金珠柳

药材名称金珠柳

拼音Jīn Zhū Liǔ

别名大叶良箭、白胡椒、红斑鸠米、野兰、白子木、普洱茶、杜宏山、观音茶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金珠柳的叶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esa montana A.D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2-3m,稀达10m。小枝圆柱形,通常被疏长硬毛或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1.5cm;叶片坚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长7-14cm,宽3-7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钝,边缘具粗锯齿或疏波状齿,齿尖具腺点,背面有时被疏硬毛,尤以脉上常见;中脉隆起,侧脉8-12对,尾端直达齿尖,通常无脉状腺条纹。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常于基部分枝,腋生,长2-7cm,被疏硬毛,尤以苞片为多;苞片披针形,长约1mm;花梗长1-2mm;小苞片披针形或卵形,着生于萼基部;花长约2mm;萼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与萼管等长,有时具缘毛;花冠白色,钟形,具脉状腺条纹,裂片与花冠管等长或略长,卵形,全缘或具微波状齿;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内藏,花丝与花药等长,花药圆形或肾形;雌蕊不超过雄蕊,柱头微裂或半裂。果球形或近椭圆形,直径约3mm,幼时褐红色,成熟后白色,多少具脉状腺条纹,宿存萼包果达中部略上,即果的2/3处。花期2-4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800m的山间杂木林下或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至台湾各地。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湿热。主痢疾;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鳖头

    《中药大辞典》:鳖头药材名称鳖头拼音Biē Tóu别名鳖首(《中药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头。加工鳖甲时,割下鳖头,洗净晒干。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地区均产。性状干燥的鳖头,略呈

  • 大麦泡

    药材名称大麦泡别名对嘴泡、猫爪刺、牛奶泡、栽秧泡、泡儿刺、三月泡来源蔷薇科大麦泡Rubus corchorifolius L.[R. althaeoides Hance],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

  • 蛇头细辛

    药材名称蛇头细辛拼音Shé Tóu Xì Xīn别名蜘蛛香、水臭草、阿计欧、岩边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几酱科植物柔垂缬草的根、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leriana flaccidissima Ma

  • 木本胡枝子皮

    药材名称木本胡枝子皮拼音Mù Běn Hú Zhī Zǐ Pí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种植物绿叶胡枝子的茎皮。功能主治《福建民间草药》:"治因受雨淋,四肢骨

  • 圆节山蚂蝗

    药材名称圆节山蚂蝗拼音Yuán Jié Shān Mǎ Huánɡ英文名beggarweed别名穿线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圆节山蚂蝗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香构

    《中药大辞典》:香构药材名称香构拼音Xiānɡ Gòu别名藤构、娃娃皮、野棉皮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瑞香科植物小黄构的茎皮和根。全年可采,晒干。原形态小黄构,又名:黄构。常绿灌木,高0

  • 刺黄柏茎叶

    药材名称刺黄柏茎叶拼音Cì Huánɡ Bò Jīnɡ Yè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刺黄柏的茎叶。7~10月采。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苦,

  • 复叶披麻草根

    药材名称复叶披麻草根拼音Fù Yè Pī Má Cǎo Gēn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复叶披麻草的根。秋、冬采收,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

  • 三点金草

    药材名称三点金草别名三脚虎、六月雪[福建、广东]、纱帽草、斑鸠窝[云南]、品字草、三点桃、哮灵草来源豆科山绿豆属植物三点金草Desmodium triflorum (L.) DC.,以全草入药。夏秋采

  • 马槟榔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槟榔药材名称马槟榔拼音Mǎ Bīnɡ Lɑnɡ别名屈头鸡、水槟榔、马大白、紫槟榔、太极子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马槟榔Capparis masaikaii Levl.,以种仁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