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马桑叶

马桑叶

《中药大辞典》:马桑叶

药材名称马桑叶

拼音Mǎ Sānɡ Yè

出处《本草便方》

来源马桑科植物马桑。4~5月采收。

原形态马桑(《草木便方》),又名:醉鱼草、鱼尾草、扶桑、闹鱼儿、蛤蟆树、上天梯、蓝蛇风。

落叶灌木,高至6米。叶对生;椭圆形或广椭圆形,长3~7厘米,宽2~3.5厘米,微尖头,圆脚,基脉3出,表面鲜绿色,两面均无毛。总状花序,侧生于上年枝上,长4~6厘米,基脚不带叶,或仅有叶1~2片,雄花序先叶开放;花小形,萼片5,覆瓦状排列;花冠5瓣,稍带绿色或红色,花瓣较萼片为小,但于花后增大变成肉质,包被果实;雄蕊10,花丝短;子房上位,心皮5个,分离,每心皮内有倒生胚珠1颗,花柱分离,丝状,被有乳头状突起。瘦果5个,外包肉质花瓣,热时花被由红色转为紫黑色,有甜味,但有毒,不可食。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长子山坡或山沟中。分布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毒性误食马桑可引起轻重不等的中毒。初期症状是在食后0.5~3小时内感头昏、头痛、胸闷、口涎增多、恶心呕吐、全身瘙痒、疼痛、灼热、腹痛等。轻者逐渐自行恢复,重者遍身发麻,心跳变慢,血压上升,呼吸增快,反射增强,常突然惊叫一声,随即昏倒,继以抽搐。抽搐为阵发性,数分钟至半小时1次,持续3~4分钟后停止,进入昏睡状态,出现深长呼吸。间隙期间患者意识可呈半清醒状态。如见烦躁不安,则为再发抽搐的先兆。解救方法:采用催吐、解痉、防止呼吸道感染及补充液体等措施。惊厥可采用苯巴比妥,如未显效,可吸入少量乙醚(5~15毫升);心脏搏动缓慢或有虚脱现象可用咖啡因等,但可拉明应避免使用;中毒解救过程中不宜用吗啡类麻醉药,禁用酊剂及其他含酒药物。除中毒深者因抽搐频繁致呼吸停止而死亡外,一般在抽搐停止后,意识逐渐清醒,经2~3日或多至1~2周可恢复正常。发生抽搐的病例,恢复后常有记忆力损害,个别还出现无端发笑、发呆及言语障碍,半年后才完全恢复。

性味辛苦,寒,有毒。

①《贵阳民间药草》:"辛苦麻,有大毒。"

②《贵州草药》:"性寒,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治痈疽,肿毒。疥癞,黄水疮,烫伤。

①《草木便方》:"治风目,痈疽,腮肿风毒,涂四肢麻木不仁。"

②《分类草药性》:"治火伤,调香油搽涂。"

③《重庆草药》:"干叶粉,可以收黄水,止痒,治痒疮,癞子。"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煎水洗、研末掺或调敷。

复方①治肿疡:马桑叶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②治疥疮:马桑叶,地星秀等分为末,调油搽。(《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目赤痛:马桑叶。大血藤叶,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④治外痔:马桑叶适量,煨水洗患处。(《贵州草药》)

⑤治头癣:马桑嫩叶一两,捣绒,加硫黄粉三钱,花椒粉一钱,用菜油适量调匀,搽患处。(《贵州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精神分裂症:取鲜马桑叶或茎(茎的直径1~2.5厘米,切片),水煎两次,合并浓缩成100%煎剂供口服。给药量1次约相当生药2~4克/公斤体重(如马桑叶采回放置过久,药效减低,应适当增加用药量)。治疗时病员集中于治疗室进行,专人护理。当日晨空腹给药,然后让病员卧床休息。一般给药后0.5~1小时左右可出现药物反应:恶心、呕吐,出汗及肌肉抽动,全身痉挛等癫痫样发作,约经8小时药物反应逐渐消失,即可送回病室继续观察.如服药后癫痫样发作频繁、发作间隙缩短,可给予速效的抗癫痫药物(异戊巴比妥钠0.5克或安定注射液10毫克,肌注、静注均可);如反应并不剧烈,可不作特殊处理,但宜在当天治疗结束时肌注苯巴比妥钠0.1克,以防离开治疗室后发生癫痫。经治128例(其中29例结合其它疗法),结果痊愈(精神症状完全消失,自知力恢复,对环境适应良好)33例,显著好转(主要精神症状基本消失,有初步自知力,与环境接触良好)21例,好转(主要精神症状减轻,生活可以自理,但缺乏自知力)23例,无效61例。总有效率约60%,痊愈率25.8%。其中单独用马桑煎剂治疗99例的疗效为:痊愈18例,显著好转14例,好转18例,无效49例。在有效病例中约80%以上在治疗7天以内即显效果,最快者只1~2日。

为观察药物的毒性作用,治疗中对96例患者进行了肝功能检查,结果9例有明显改变,但未见黄疸、肝区疼痛等急性中毒性肝炎表现,仅少数病例有厌食及肝肿大;部分患者经尿常规检查,少数尿中有少量红、白细胞和微量蛋白,几天后便恢复正常;部分病例还进行了血糖和血清电解质的观察,结果均无明显改变。治疗中少数病例由于药物的反应还曾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呕吐剧烈者发生少量胃出血,呕吐物呈咖啡色(此时给予阿托品皮下注射);或癫痫发作时引起下颌及肩关节脱臼、胸椎压缩骨折、门齿松动。此外,有1例患者服药(相当于生药125克)后产生癫痫频繁发作和中毒性休克,经及时抢救而转危为安。鉴于本品有一定的毒性,服药后反应比较剧烈,故凡内脏器官患有严重急慢性疾患及体质衰弱或年龄过大过小者,均不宜用本药治疗。一般病员,治疗前也应作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必要时进行胸透;为了保护肝脏,治疗前后宜每天给予白糖及维生素;癫痫发作时除给予抗癫痫药物外,还应注意保护关节,以防止和减少脱臼、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经验证明,为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药物剂量宜根据病员初次治疗反应情况适当增减,一般以将剂量控制在治疗中癫痫大发作不超过5次为宜。重复治疗数次亦有必要,一个疗程可试定为3~5次,每次间隔时间可试定为5~7天。实践表明,本品对一般病程较短者疗效较佳,但也有少数病程较长曾经多种治疗无效的患者,经改用马桑治疗而获愈。马桑对精神分裂症的各种常见症状均有一定效果,似无明显选择性。本法与其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些方法结合使用,可以互相补充,提高疗效,巩固效果。在治愈及显著好转的病例中,有少数(约占30%)在出院前病情有所波动,再用马桑治疗时,或有效,或无效;也有部分病例出院后病情复发。因此,对治疗有效病例,在出院前后当给予盐酸氯丙嗪或奋乃静以巩固疗效。值得重视的还有,药物制剂对临床疗效有很大影响,例如新鲜制剂反应快、疗效高,而制备后搁置过久的则反应慢、疗效低;马桑药材贮存时间的长短,对疗效影响尤为明显,特别是马桑叶采回后药效即逐日降低,干马桑叶几无药效,马桑茎的情况不如马桑叶明显。因而制成的煎剂,用量需逐日适当增加,才能产生反应,从而获得疗效。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桑叶

药材名称马桑叶

拼音Mǎ Sānɡ Yè

英文名Leaf of Chinese Coriaria

别名马桑、醉鱼草、鱼尾草、扶桑、闹鱼儿、蛤蟆树、上天梯、蓝蛇风。

出处出自《草木便方》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桑科植物马桑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iarifa nepalensis Wall.[C.sinica Maxim.]

采收和储藏:4-5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马桑落叶灌木,有时高达6m。枝条斜展,幼枝有棱或成四狭翅,无毛,常带紫色;老枝具圆形突起的皮孔。单叶对生;叶柄短,长1-3mm,通常紫色,基部具垫状突起物;叶片纸质至薄革质,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2.5-8cm,宽1.5-4cm,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无毛或仅下面沿脉有细毛;基出3脉。总状花序侧生于前年生枝上,花单性同株;雄花序长1.5-2cm,先叶开放,序轴被腺状微柔毛,萼片及花瓣各5,雄蕊10,不育雌蕊存在;雌花序与叶同出,长4-6cm,带紫色,萼片与雄花同,花瓣肉质,龙骨状,雄蕊较短,心皮5,分离,具小疣体,柱头上部外弯,浆果状瘦果,5个,成熟时由红色变紫黑色,直径约6mm,外被肉质花瓣所包。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3200m的山地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西藏。

化学成分马桑果实及寄生叶含马桑毒素(coriamyrtin),羟基马桑毒素(tutin),马桑亭(coriatin),种子含19.33%油脂,尚含鞣质(tannin),多糖(polysaccharide),蛋白质(protein)及树脂等。种子油含主要为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13-羟基-9,11-十八碳二烯酸(13-hydroxy-9,11-octadecadienoic acid)。

药理作用果实的毒性成分马桑内酯的化学与药理性质均与印防己毒素相近,其致痉作用比后者发生较快而持续时间较短,毒性也强于后者,故临床不用。对巴比妥类催眠药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在痉挛量以下(0.1-0.2mg/kg)静脉注射可引起兔、猫血压的持续上l。对脊髓猫不引起痉挛,亦不引起l压。对兔耳血管、兔离体心房、离体兔肠、子宫及脑组织呼吸皆无作用。

性味辛;苦;寒;有毒

归经心;肺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主痈疽肿毒;疥癣;黄水疮;烫火伤;痔疮;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本品有毒,小儿、孕妇、体弱者禁用。

各家论述1.《草木便方》:治风目,痈疽,腮肿风毒,涂四肢麻木不仁。

2.《分类草药性》:治火伤,调香油搽涂。

3.《重庆草药》:干叶粉,可以收黄水,止痒,治痒疮,癞子。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落地金钱

    《全国中草药汇编》:落地金钱药材名称落地金钱拼音Luò Dì Jīn Qián别名丝线串铜钱、一朵芙蓉花、锦地罗来源茅膏菜科茅膏菜属植物落地金钱Drosera burma

  • 廉姜

    《中药大辞典》:廉姜药材名称廉姜拼音Lián Jiānɡ别名葰(《广雅》),姜汇(《吴都赋》),山姜(《广州植物志》),姜活,见秆风(《中国经济植物志》),座杆、剑杆、大杆、姜叶淫羊霍(《贵

  • 铁力木

    药材名称铁力木拼音Tiě Lì Mù别名石盐、铁棱、埋摸郎。出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载有铁力木,云:"《广西通志》: 铁力木,一名石盐,一名铁棱,纹理坚致,藤容出。案《峤南琐记》谓:木力仅可百

  • 蜂蜜树

    药材名称蜂蜜树别名蜂糖树、大灰果、白杖木、米团花、山蜂蜜、渍糖花来源唇形科蜂蜜树Leucosceptrum canum Smith,以叶、皮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

  • 胡莲

    药材名称胡莲拼音Hú Lián别名狗牙贝、尖贝母、酒母七、太白尖贝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西藏洼瓣花的鳞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loydia tibetica Baker ex Oliv.[Huo

  • 华南紫萁

    药材名称华南紫萁拼音Huá Nán Zǐ Qí英文名rhizome of Vachell's Interrupted Fern别名贯众、大凤尾蕨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

  • 双翎草

    《中药大辞典》:双翎草药材名称双翎草拼音Shuānɡ Línɡ Cǎo别名老妈妈棵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鸡骨柴的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或亚灌木,高0.5~

  • 威灵菊

    药材名称威灵菊拼音Wēi Línɡ Jú别名铁脚威灵仙[云南]、小黑药来源菊科旋覆花属植物显脉旋覆花Inula nervosa Wall.,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辛,

  • 葛藟果实

    《中药大辞典》:葛藟果实药材名称葛藟果实拼音Gě Lěi Guǒ Shí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的果实。夏、秋采集。性味性平,味甘。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热凉血,消食。复方①治咳嗽

  • 赤雹

    药材名称赤雹拼音Chì Báo别名赤包、气包、王瓜[辽宁.宁夏]、山屎瓜、屎包子、山土豆来源葫芦科赤雹属植物赤雹Thladiantha dubia Bunge,以果实及块根入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