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贤散

二贤散

《百一进方》卷五:二贤散

药方名称二贤散

处方橘红500克甘草盐各120克

制法上药用水1.25升,慢火煮烂,晒干,为末。

功能主治主痰饮。

用法用量温开水调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医学纲目》卷二十五补。

摘录《百一进方》卷五

《百一》卷五,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五:二贤散

药方名称二贤散

别名二贤汤、三圣散、涤痰散

处方橘皮(去白取红)1斤,甘草4两,盐4两。

制法水5碗,慢火煮,焙干,捣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积块,进饮食。清肺,消痰,定嗽,解酒毒。主痰饮内停,食后胸满,翻胃,噎膈,肝气痛。膈中痰饮。肝气痛,常服除根。脾家冷积,每食已辄胸满不下,百药不效者,兼治一切痰气。翻胃及痛。

用法用量二贤汤(《普济方》卷一六五)、三圣散(《医灯续焰》卷十二)、涤痰散(《回春》卷二)。本方改为丸剂,名“润下丸”(见《医方集解》)。

注意虚弱人慎用。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陈皮燥湿而利气,湿去则痰涸,气顺则痰行。食盐润下而软坚,润下则痰降,软坚则痰消。痰在膈中,故用甘草引入胃,甘草经蜜炙,能健脾调胃,脾胃健则痰自行矣。

临床应用食后胸满外舅莫强中服之,腹痛,利下物数块如铁弹子,臭不可闻,旧苦食后胸满之疾豁然顿愈。

摘录《百一》卷五,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五

猜你喜欢

  • 大补丸

    《丹溪心法》卷三:大补丸药方名称大补丸别名大补阴丸(《医学正传》卷三)、补阴丸(《明医指掌》卷六)。处方黄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120克熟地黄(酒蒸)龟版(酥炙)各180克制法上药为末,用猪

  • 北亭散

    药方名称北亭散处方白矾1两(别研),乳香1两(别研),黄连(去须)1两(取末),硇砂半两(别研),全蝎1钱(取末)。制法上药用大鲫鱼1枚,去肠并鳞,入药末在内,湿纸裹,麻皮缠,盐泥固济,文武火煨熟,去

  • 黄雌鸡炙方

    药方名称黄雌鸡炙方处方雌鸡1只(如常法)。功能主治甚补益脏腑主老人脾胃气冷,肠数痢。用法用量以5味、椒、酱刷炙之,令熟,空心渐食之。摘录《养老奉亲》

  • 地黄粥

    《寿亲养老新书》卷四:地黄粥药方名称地黄粥处方生地黄150克(捣,绞取汁60毫升)生姜(捣,绞取汁40毫升)粳米(净淘)100克功能主治主产后恶露不行。用法用量先将粳米煮粥,临熟下地黄及生姜汁,搅匀,

  • 葛花解酲丸

    药方名称葛花解酲丸处方青皮(炒)30两,茯苓20两,木香5两,神曲(炒)20两,黄连20两,人参(去芦)10两,橘皮20两,白术(炒)20两,泽泻20两,猪苓20两,豆蔻仁50两,葛花164两。制法上

  • 安荣养胎汤

    药方名称安荣养胎汤处方人参(少者,以山药4钱炒黄代之)1钱半,白术1钱半,归身1钱半,熟地1钱半,杜仲(姜炒)1钱半,阿胶(蛤粉炒)1钱半,艾叶8分,条芩(酒炒)1钱,黄柏(炒)1钱,白芍1钱,炙草7

  • 当归导气汤

    《准绳·类方》卷六引东垣方:当归导气汤药方名称当归导气汤处方甘草1钱半,当归1钱,芍药1钱,木香3钱,槟榔3钱,青皮7分,槐花(炒)7分,泽泻7分,生地黄1钱半或2钱(酒浸,阴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

  • 长发滋荣散

    药方名称长发滋荣散别名滋荣散处方生姜皮(焙干)1两,人参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长养髭发。主髭发脱落。用法用量滋荣散(《普济方》卷五十)。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 灵妙散

    药方名称灵妙散处方人参(去芦头)1两,甘草1钱(炙黄),罂粟壳2两(切碎,用黑豆半合同炒油出,去黑豆不用)。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冷热不调,腹痛泄泻,下痢赤白,肠滑无度,多因嗜卧,全不入食。用法用

  • 姜糖饮

    《儿科证治简要》:姜糖饮药方名称姜糖饮处方生姜3~5片 红糖3~6克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暖血益胃。治不乳症。先天虚寒或后天为寒邪所伤,致脾阳不振,运化失职,出生后二三日内不吮乳,面色灰暗或微青,四肢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