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凉膈散

加减凉膈散

《幼科直言》卷五:加减凉膈散

药方名称加减凉膈散

处方槐花(炒)、黄芩陈皮甘草白芍当归连翘、丹皮。

功能主治大肠有热,血裹粪而出。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证治宝鉴》卷十:加减凉膈散

药方名称加减凉膈散

处方连翘黄芩栀子桔梗黄连薄荷当归、生地、白芍、元参、甘草枳壳升麻

功能主治三焦火盛,上焦实热,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证治宝鉴》卷十

医学正传》卷一引东垣方:加减凉膈散

药方名称加减凉膈散

处方连翘1钱,栀子5分,薄荷叶5分,淡竹叶5分,黄芩5分,桔梗5分,甘草(生)1钱5分。

功能主治六经热,及伤寒余热不解,胸烦等证。

用法用量上细切,作1服。水1盏半,煎至1盏,日3-5服。热退即止。

摘录医学正传》卷一引东垣方

《金鉴》卷五十九:加减凉膈散

药方名称加减凉膈散

处方薄荷叶、生栀子、元参、连翘(去心)、生甘草、苦桔梗麦冬(去心)、牛蒡子(炒,研)、黄芩

功能主治疹已发而失音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九

《镐京直指》:加减凉膈散

药方名称加减凉膈散

处方鲜生地6钱,黄芩1钱5分,淡竹叶1钱5分,瓜蒌皮2钱,鲜石斛3钱,炒栀子3钱,银花3钱,生甘草5分,元参心4钱,杏仁3钱,象贝2钱。

功能主治肺胃火盛,咳嗽痰粘,舌黄黑燥,脉数,口燥咽干。

用法用量便秘,可加消、黄。

摘录《镐京直指》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加减凉膈散

药方名称加减凉膈散

处方连翘5分,片芩5分,山栀仁(炒)5分,枳实(炒)5分,前胡5分,大黄(酒炒)1钱,薄荷2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急惊风服清热镇惊汤未愈者。

用法用量水1钟,煎5分,3岁以下者,分2-3次服之。微利1-2次痰热自退,若已通利,则不必尽剂。

摘录《痘疹活幼至宝》卷终

猜你喜欢

  • 茯苓黄连丸

    药方名称茯苓黄连丸处方黄连末8分,茯苓6分,木香2分,诃子皮1分。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渴人引饮既久,夏秋之交,湿气过多,脾胃又弱,时或泄泻。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服。泻止

  • 滑血散

    药方名称滑血散处方赤芍药(酒浸,炒)3钱,当归尾(酒炒)3钱,川芎3钱,紫草3钱,红花3钱,血竭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疹。血虚血滞,或出迟或倒靥,灰白不红,或黑而焦。用法用量每服1钱,热酒调下。

  • 醇醨汤

    《外台》卷五引《深师方》:醇醨汤药方名称醇醨汤处方生姜3两,乌梅3-7枚(劈,一方14枚),甘草3两(炙),桂心2两,常山3两,蘘荷根3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疟。用法用量以水6升,煮取1升曰醇,未发时

  • 镇心汤

    药方名称镇心汤处方防风当归大黄各10克泽泻8克白蔹8克 菖蒲人参桔梗各6克白术甘草各20克紫菀茯苓各4克秦艽12克 桂心远志薯蓣石膏各6克 大豆卷8克麦门冬10克粳米30克大枣15枚干姜4克附子茯神各

  • 膏髓酒

    药方名称膏髓酒处方猪肪膏3升,牛髓2升,油5升,姜汁3升,生地黄汁3升,当归4分,蜀椒4分(汗),吴茱萸5合,桂心5分,人参5分,五味子7分,芎?5分,干地黄7分,远志皮5分。制法上药九味为散;取膏、

  • 感冒舒颗粒

    药方名称感冒舒颗粒处方大青叶、连翘、荆芥、防风、薄荷、牛蒡子、桔梗、白芷、甘草性状为浅棕色至棕色的颗粒;味甜而后酸、苦。炮制上九味,取连翘、荆芥、薄荷各1/3量提取挥发油,剩余部分与其余大青叶等六味加

  • 加减阿胶汤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阿胶汤药方名称加减阿胶汤处方炒栀子2钱,黄芩3钱,侧柏叶3钱,阿胶2钱,生地3钱,白芍1钱半。功能主治清热止血。主血热,胎漏下血,面红唇赤,手心发烧,咽干口燥,小便短黄,舌红苔

  • 五仙散

    药方名称五仙散处方嫩黄耆(蜜水炒)拣参(去芦)白术(去芦,炒)当归(酒洗)各6克甘草(炙)3克功能主治治妇人虚劳,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发热痰嗽,喘急之甚,肌肉消削,四肢沉困,夜出盗汗,精神短少,或大便

  • 健脾润肤汤

    药方名称健脾润肤汤处方党参、茯苓、苍白术、当归、丹参、鸡血藤、赤白芍、陈皮。功能主治健脾燥湿,养血润肤。主脾虚血燥皮肤肥厚。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 白蜜酒

    药方名称白蜜酒处方白蜜1合,酒2合。功能主治风隐疹,搔痒不止。用法用量相和煎暖。食前服。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