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吴茱萸汤

加减吴茱萸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加减吴茱萸汤

药方名称加减吴茱萸汤

处方防风(去芦、叉)干姜(炮)当归(去芦,酒浸,炒)牡丹皮桂心(不见火)茯苓(去皮)甘草(炙)麦门冬(去心)半夏(汤洗七次)桔梗(炒)细辛(去苗)各30克吴茱萸(汤洗七次,炒)9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脏气本虚,宿挟岚冷,胸膈满痛,腹胁疠刺,呕吐恶心,饮食减少,身面虚浮,恶寒战栗,或泄痢不止,少气赢困,及因而生产,脏气暴虚,寒邪内胜,宿疾转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妇人大全良方》卷一:加减吴茱萸汤

药方名称加减吴茱萸汤

处方吴茱萸15克麦门冬干姜茯苓牡丹皮木香苦梗各9克甘草10.5克当归15克 北细辛4.5克防风官桂各0.3克半夏21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冲任衰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忪,肌肤不泽。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姜1片、枣1枚,水煎,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妇人良方》卷一引张氏方:加减吴茱萸汤

药方名称加减吴茱萸汤

处方吴茱萸半两,麦门冬3钱,干姜3钱,白茯苓3钱,牡丹皮3钱,南木香3钱,苦梗3钱,甘草3钱半,当归半两,北细辛1钱半,防风1分,官桂1分,半夏7钱。

功能主治冲任衰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脉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忪,肌肤不泽。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枣子1个,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一引张氏方

猜你喜欢

  • 槟苏败毒散

    药方名称槟苏败毒散处方人参1钱,羌活1钱,独活1钱,前胡1钱,柴胡1钱,桔梗1钱,枳壳(麸炒)1钱,茯苓1钱,川芎1钱,甘草1钱,槟榔、紫苏。功能主治疮疡焮痛,寒热,或拘急头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涤烦汤

    药方名称涤烦汤处方青荷叶、麦冬、五味、生地、茯神、远志、竹叶、酸枣仁、炙草、莲肉。功能主治心虚有热而烦。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钞类编》卷四

  • 黄明胶散

    《圣济总录》卷一二八:黄明胶散药方名称黄明胶散处方黄明胶(炙令燥)大黄(锉,炒)莽草细辛(去苗、叶)各15克制法上四味,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乳痈。用法用量以鸡子白调匀,涂纸上,贴肿处,频易即愈。摘录《

  • 倍术丸

    《外台秘要》卷八引《深师方》:倍术丸药方名称倍术丸处方白术500克 桂心干姜各250克制法上三味,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五饮酒澼。用法用量每次10丸,温开水送下,一日二次。稍加之,日再。

  • 附子半夏汤

    药方名称附子半夏汤处方川附1两,生姜1两,半夏2两,陈皮(去白)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胃虚冷痰上攻,头目眩晕,眼昏呕吐等证。用法用量每服7钱,加生姜7片,水煎服。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 养中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养中汤药方名称养中汤处方半夏僸(炙)八钱,甘草、肉桂(去粗皮),各半两;罂粟壳(去蒂.盖.蜜炙)二两半。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肺胃受寒,咳嗽多痰,胸满短气,语声不

  • 罢搐散

    药方名称罢搐散处方蜈蚣1个(全用),蝎7个(头尾全者),朱砂半钱,麝香半钱,雄黄半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搐。用法用量每服1字,油酒调下。摘录《鸡峰》卷二十四

  • 黄芩六一丸

    药方名称黄芩六一丸处方条芩6两,升麻1两。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功能主治积热脱肛。用法用量口服。摘录《济阳纲目》卷九十六

  • 椒目瓜蒌汤

    药方名称椒目瓜蒌汤处方椒目50粒,瓜蒌果5钱(切),桑皮2钱,葶苈子2钱,橘红1钱,半夏1钱5分,茯苓2钱,苏子1钱5分,蒺藜3钱,姜3片。功能主治悬饮者,水流胁下,肝气拂逆,肺失清肃,咳而引痛也。摘

  • 酒煎干蟾丸

    药方名称酒煎干蟾丸别名干蟾丸处方干蟾1枚(用无灰酒1升煎其酒半升以来却去蟾骨,煎令熟,以后于乳钵内并酒1时,研令如膏,次用后药),肉豆蔻2枚(去壳),槟榔1两,甘草1寸(炙微赤锉),乳香半两(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