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六君汤

加味六君汤

《金鉴》卷四十六:加味六君汤

药方名称加味六君汤

处方人参1钱5分,白术(土炒)1钱5分,茯苓1钱5分,陈皮1钱5分,半夏(制)1钱5分,甘草(炙)5分,藿香叶1钱,枇杷叶(炙)1钱,缩砂仁8分,枳壳(炒)8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妊娠平素胃虚,中停痰饮,而为恶阻,吐多痰水,心烦头目眩晕。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胃热便秘,加黄芩大黄以利之;胃寒喜热,加肉桂干姜以温之。

摘录《金鉴》卷四十六

《叶氏女科》卷二:加味六君汤

药方名称加味六君汤

处方人参1钱半,白术(蜜炙)1钱半,茯芩8分,陈皮(去白)8分,半夏(制,炒黄)8分,苏叶8分,枳壳(麸炒)8分,炙甘草5分,生姜3片,大枣2枚。

功能主治妊娠饮食不甘,呕吐不止,或体肥痰盛恶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辨证录》卷七:加味六君汤

药方名称加味六君汤

处方人参8分,白术3钱,茯苓2钱,甘草3分,半夏3分,陈皮2分,黄连2分,神曲5分,麦芽5分,防风5分。

功能主治小儿因风热湿三者合之成痉,头摇手劲,眼目上视,身体发颤,或吐而不泻,或泻而不吐。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医学集成》卷二:加味六君汤

药方名称加味六君汤

处方人参1两,黄耆2两,焦术2两,茯苓5钱,半夏3钱,附子1钱,陈皮1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中风,右手不仁。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医略六书》卷十八:加味六君汤

药方名称加味六君汤

处方人参8分,冬白术1钱半(炒),法半夏1钱半,白茯苓1钱半,全当归1钱半,小川芎8分,新会皮1钱半,广木香8分,炙甘草5分,纯钩藤3钱(迟入),生姜汁3匙(冲),甜竹沥3匙(冲)。

功能主治虚风,手足指麻,脉弦虚浮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冲2汁服。

各家论述气虚血涩,不能运行于经络,且挟痰涎凝滞,故手足麻木不随焉。参、术补脾益气,芩、夏渗湿化痰,会皮、炙草缓中理气,木香当归调气和营,川芎钩藤舒筋活血,竹沥、姜汁豁痰通经。洵为虚风挟痰,手足指麻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八

猜你喜欢

  • 蔓荆散

    《得效》卷十六:蔓荆散药方名称蔓荆散别名小洗肝散处方土瓜根、蔓荆子、荆芥、甘草、栀子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目赤肿涩痛,多泪。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先熏后服,食后用之。摘录《得效》卷十六《圣

  • 黄柏酒

    药方名称黄柏酒处方黄柏4两,猪胰4两。功能主治润脏滑肌。主有相火而好饮酒者生疮。用法用量生浸,饮之。摘录《医学入门》卷三

  • 将军久战丸

    药方名称将军久战丸处方大黄不拘多少(拌9次,蒸9次,以黑为度,晒干)。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功能主治痰火所致之头目眩晕。用法用量每服50丸,临卧时白水送下。摘录《鲁府禁方》卷一

  • 二芎饼子

    药方名称二芎饼子处方抚芎、川芎、干姜(炮)、藁本(去芦)、苍耳(炒)、天南星(炮,去皮)、防风(去芦)、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鸡头子大,捏作饼子,晒干。功能主治清头目,化风

  • 十将丹

    药方名称十将丹处方腰黄(飞)12克 蝎尾(炙)10支蜈蚣(炙)10条 蝉衣6克(去翅、足)冰片1.2克麝香0.9克五倍子(瓦上炙)24克 炙甲片9克 半耳 南星各12克制法上药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治一切

  • 玄参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二:玄参散药方名称玄参散处方玄参15克甘菊花22克防风45克(去芦头)羚羊角屑30克 子芩30克蔓荆子22克赤芍药22克 马牙消22克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疏风清肝。治肝经风热

  • 大阿胶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大阿胶丸药方名称大阿胶丸处方麦门冬(去心)丹参贝母(炒)防风(去芦、叉、头)柏子仁茯神(去木)杜仲(去粗皮,炒)百部根各15克 干山药阿胶(炒)茯苓(去皮)熟干地黄五味子各3

  • 加味益营煎

    《顾氏医经读本》卷四:加味益营煎药方名称加味益营煎处方当归6克,芍药6克,山药6克,枸杞子6克,炙甘草6克,丹皮6克,生地6克,知母6克,麦冬6克,西洋参3克,五味子3克。功能主治气阴两补,和血调经。

  • 蓝青丸

    《千金》卷二十:蓝青丸药方名称蓝青丸处方蓝青汁3升,黄连8两,黄糵4两,乌梅肉2两,白术2两,地榆2两,地肤子2两,阿胶5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中焦热,水谷下痢。用法用量方中地肤子,《圣济总录》作地

  • 茯苓佐经汤

    药方名称茯苓佐经汤处方茯苓1钱,陈皮1钱,半夏1钱,白术1钱,苍术1钱,藿香5分,泽泻5分,甘草5分,葛根5分,柴胡5分,厚朴5分,木瓜5分。功能主治足少阳经为四气所乘,以致腰腿发热疼痛,头目昏眩,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