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家韭子丸

家韭子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家韭子丸

药方名称家韭子丸

处方韭子180克(炒)鹿茸l20克(酥炙)苁蓉(酒浸)牛膝(酒浸)熟地黄当归各60克 巴戟(去心)菟丝子(酒浸)各45克杜仲(去皮,锉,制炒丝断)石斛(去苗)桂心干姜(炮)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摄精止遗。治肾阳不足,精关不固,遗尿,遗精,小便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50~10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温酒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三因》卷十二:家韭子丸

药方名称家韭子丸

处方韭子6两(炒),鹿茸4两(酥炙),苁蓉(酒浸)2两,牛膝(酒浸)2两,熟地黄2两,当归2两,巴戟(去心)1两半,菟丝子(酒浸)1两半,杜仲(去皮,锉制,炒断丝)1两,石斛(去苗)1两,桂心1两,干姜(炮)1两。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养元气,进美饮食。主少长遗尿;男子虚剧,阳气衰败,小便白浊,夜梦泄精。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明医指掌》引作“韭子丸”。

摘录《三因》卷十二

《医略六书》卷二十五:家韭子丸

药方名称家韭子丸

处方韭子3两(炒),鹿茸3两(酥炙),苁蓉3两(酒洗),熟地5两,当归2两,菟丝3两(饼),萸肉3两,巴戟3两(炒),杜仲3两(炒),肉桂1两半(去皮),干姜1两半(炒)。

制法上为末,陈酒糊丸。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主肾脏虚寒,遗溺,脉缓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5钱,淡盐汤送下。

各家论述肾脏虚寒,真阳不秘,故闭藏失职,遗溺不止。韭子壮真阳以温肾,鹿茸补肾脏以壮阳,巴戟温肾脏以祛寒湿,苁蓉润肾脏以温精血,熟地填补真阴,肉桂温暖真阳,萸肉涩精秘气,当归养血营经,杜仲补肾脏以作强,予姜暖胃气以散寒冷,菟丝填补肾脏也。陈酒丸,盐汤下,俾肾脏充足,则真阳秘密,而寒邪自散,水府蓄泄有权,安有溲溺遗失之患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猜你喜欢

  • 二补汤

    药方名称二补汤处方熟地3-5钱,当归(土炒)2钱,黄耆(蜜炒)2钱,枸杞2钱,甘草(炙)1钱半,杜仲(盐炒)2钱,枣皮1钱,白术1钱半,淮山药2钱,肉桂1钱,五味子13粒(微炒)。功能主治阴阳两虚,六

  • 柏黄散

    《云岐子保命集)卷下:柏黄散药方名称柏黄散处方黄芩4克当归柏叶蒲黄各3克生姜1.5克艾叶1克 生地黄18克伏龙肝6克制法上药叹咀。功能主治治妇人经血不止。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分二次

  • 蛊胀奇方

    药方名称蛊胀奇方处方黄牛粪3两(男用雄,女用雌,阴干,炒)。功能主治蛊胀。用法用量每服1两,酒3碗,煎1碗,绢滤去滓,饮酒,3服即愈。垂死者勿救,不可以污秽而忽之,勿令病人知也。摘录《寿世新编》

  • 辰朱虎睛丸

    药方名称辰朱虎睛丸处方辰锦朱砂1两,白茯苓1两,黄芩1两,山栀子仁1两,人参1两,虎睛1对(用仁),牛黄1分,脑1分,麝1分,犀角屑1分,钩藤4两,大黄(用湿纸裹煨)4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

  • 竹叶柳蒡汤

    药方名称竹叶柳蒡汤处方西河柳15克荆芥穗蝉蜕薄荷甘草知母(蜜炙)各3克 炒牛蒡子葛根各4.5克玄参6克麦门冬9克竹叶30片功能主治透疹解毒,清宣肺胃。治痧疹透发不出,咳嗽喘急,烦闷躁乱,咽喉肿痛。用法

  • 凉血化毒汤

    药方名称凉血化毒汤别名凉血化毒饮处方归尾、赤芍药、生地黄、木通、连翘、牛蒡子、红花、紫草、桔梗、山豆根。功能主治痘疮初出,头焦黑。用法用量凉血化毒饮(《痘疹仁端录》卷十三)。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三

  • 地连散

    药方名称地连散处方地景皮、诃子。功能主治玉茎上生疮。用法用量上用地骨皮煎汤洗,诃子连核烧存性,为末干掺。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撮口脐风散

    药方名称撮口脐风散处方扁豆3克(炒)法夏1.5克 蔻米0.9克(研)木香0.9克干姜0.3克附子片0.3克 上元桂0.3克(去皮,研)小茴香0.9克(炒)生草0.9克功能主治温中止痛。主小儿初生为风寒

  • 黄连五苓散

    药方名称黄连五苓散处方猪苓、泽泻、白术、茯苓、陈皮、甘草、黄连、诃子、升麻、木香、藿香、粳米。功能主治内热,或伤食作泻而臭,手足心热,小便赤涩,疮痘红绽焮发者。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一

  • 参耆术附汤

    药方名称参耆术附汤处方人参1两,北耆1两,焦术1两,附子5钱。功能主治中风脱证。摘录《医学集成》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