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返魂散

返魂散

产宝诸方》:返魂散

药方名称返魂散

处方多年陈豆酱2合(晒干,于新瓦上炒令烟白,取摊于地上,少时为末用之),黑鲤鱼口(并皮作片,起取肉,烧灰存性)。

功能主治胎死腹中,经45日,母腹胀,脐下冷者;或更月腹中子死胖胀,母气未绝,心头略温者。

用法用量每服鱼末3钱、酱末1钱,2味和匀,用陈米饮调下,轻者1服,重者2服。

摘录产宝诸方

普济方》卷六十三:返魂散

药方名称返魂散

处方消石1两,牵牛1两,半夏3分,僵蚕(去头丝)1两,天南星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喉咙肿痛,饮食不下,喘息不通,头项俱肿,命欲临死者。

用法用量以旧笔管盛1钱,吹在痛处,停候片刻,吐出涎后,喘息已通,即便停药;若气未通,肿处未消未破,更进吹1钱半,待气通即住,若未通,加药吹之,以气通为度。若喉中喘息已通,更服下方。麻黄荆芥穗、羌活牡丹皮(去心)、射干僵蚕(去丝)、连翘消石各1分,大黄、牵牛各半两,半夏3铢,上为细末,用白面大小相滚,熟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后煎葱汤送下;若作散,每服3钱,水1盏3分,煎1-2沸,食后合滓服;若服时吐逆,即浓煎去滓,服1-2盏,以通取转为度。

注意量病势大小,使药轻吹,吹重则人闷绝。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三

猜你喜欢

  • 加味化痰丸

    《赤水玄珠》卷六:加味化痰丸药方名称加味化痰丸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半夏(制)1两,茯苓1两,桔梗1两,枳实半两,香附半两,前胡半两,甘草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用半夏末、姜汁糊为丸。功能主治理气化痰。

  • 定痔散

    药方名称定痔散别名定痛散处方防己不以多少。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五痔及内外痔疾,疼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定痛散(《普济方》卷二九六)。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 坐骨丸

    药方名称坐骨丸处方党参60克,当归60克,木瓜60克,延胡索60克,甘草60克,续断90克,全蝎30克,落得打30克,甘松30克,蜈蚣20条,蜂房2只。功能主治益气活血,舒筋止痛。主气血两虚,寒湿痹阻

  • 猢狲骨熁膏

    药方名称猢狲骨熁膏处方猢狲骨2两,穿山甲骨2两,狗食系骨2两,腽肭脐2两,虎胫骨2两,野狸骨1两,水獭骨2两,猫儿食系骨2两。制法上为粗末,以米醋拌,入瓶子,以泥密封头令干,以大火烧令稍热为度,候冷取

  • 蚕沙熨方

    药方名称蚕沙熨方处方晚蚕沙、食盐各等分。制法上相和,炒熟,布裹熨之。功能主治风肿。用法用量冷即再炒;或入少许醋尤佳。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 降气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降气汤药方名称降气汤处方紫苏叶(去梗)四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夏(汤洗七次.去滑)、川当归(去芦)、前胡(去芦.洗)、甘草,各三两;

  • 沉香透膈丸

    药方名称沉香透膈丸处方丁香1两,沉香1两,木香1两,粉霜5钱,硇砂3钱,巴豆49个(大者去油),麝香1钱,信2钱(用锡炒,去锡),朱砂5钱。制法上为末,酒湖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反胃吐食,膈气噎气。

  • 冰片

    药方名称冰片处方冰片、生大黄(打碎)各10克,75%酒精(或白酒)100毫升。制法共浸泡瓶中(振摇几次),2小时后即可使用。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暑疖,一般涂搽1~4次即可痊愈。用法用量先把肥皂液

  • 中黄汤

    药方名称中黄汤处方犀角(镑屑)45克石膏(碎)甘草(炙)各30克 淡竹叶50片 生地黄60克地骨皮60克 生麦门冬(去心)芦根各45克制法上八味,哎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治脾胃实热,眼目赤涩疼痛。用法用

  • 保胃安脾汤

    药方名称保胃安脾汤处方郁金3钱,延胡索4钱,紫蔻仁2钱,枳实3钱,香附米3钱,牵牛2钱,毛苍术4钱,茯苓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黄疸。因内积郁闷之气,客于脾胃,使脾胃之气不得自知,久之其脾胃虚衰,其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