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
缚相关字典
缚[fù]字在结尾的词语
- 就缚[jiù fù]受绑﹐受擒。 
- 袒缚[tǎn fù]肉袒面缚以示投降。语出《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司马贞索隐:“面缚者,缚手于背而面向前也。” 
- 拴缚[shuān fù]捆扎;约束。 捆扎;捆缚拴缚包裹 
- 扎缚[zhā fù]捆扎;包扎。 
- 劫缚[jié fù]犹绑架。用武力把人劫走。 
- 抓缚[zhuā fù]捆扎;扎缚。 
- 拘缚[jū fù]束缚;拘束。 
- 捆缚[kǔn fù]1.捆扎;捆绑。 2.拘束;束缚,不自由。 捆绑 
- 狙缚[jū fù]伺伏擒缚。 
- 无缚[wú fù]谓身心没有拘束。 
- 制缚[zhì fù]制约束缚。 
- 缠缚[chán fù]缠绕束缚。 
- 馽缚[zhí fù]1.亦作“?缚”。 2.束缚。 
- 轭缚[è fù]控制束缚。 
- 白缚[bái fù]素色的纱。 
- 纠缚[jiū fù]缠绕束缚。 
- 绑缚[bǎng fù]捆绑。 
- 鞭缚[biān fù]鞭笞捆绑。 
- 系缚[xì fù]捆绑束缚。 
- 杀缚[shā fù]1.斩杀束缚。 2.犹缀合。 
- 束缚[shù fù]①捆扎:束缚我足,闭我囊中。②约束;限制:冲破腐朽思想的束缚。 
- 帮缚[bāng fù]连缀环结。 
- 生缚[shēng fù]犹被困。 
- 腊缚[là fù]梵语lava的音译。古印度计时单位。也译作“罗婆”。 
- 机缚[jī fù]见“机丝”。 
- 面缚[miàn fù]两手绑于身后。古代表示投降:肉袒面缚|面缚归降。 
- 检缚[jiǎn fù]犹束缚。 
缚[fù]字在开头的词语
- 缚袴[fù kù]谓扎紧套裤脚管,以便骑乘。亦泛指戎装。 
- 缚辱[fù rǔ]捆绑侮辱。 
- 缚褲[fù kù]谓扎紧套裤脚管,以便骑乘。亦泛指戎装。 
- 缚格[fù gé]捆绑拷打。 
- 缚茅[fù máo]1.亦作“缚茆”。 2.谓盖造简陋的房屋。茅,谓茅屋。 
- 缚送[fù sòng]捆住押送。 
- 缚束[fù shù]1.裹扎。 2.捆绑。 3.约束。 
- 缚住[fù zhù]捆住;捕获。 
- 缚絷[fù zhí]捆绑。 
- 缚茆[fù máo]见“缚茅”。 
- 缚扎[fù zhā]亦作“缚紥”。捆扎。 
缚[fù]字的成语
- 缚舌交唇[fù shé jiāo chún]缚:用绳缠束。闭着嘴,不敢说话。 
- 作茧自缚[zuò jiǎn zì fù]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春蚕吐丝为茧,将自己裹缚其中。比喻弄巧成拙,自作自受 
- 吐丝自缚[tǔ sī zì fù]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 比喻人的所作所为束缚了自己的行动 
- 缚鸡之力[fù jī zhī lì]捆鸡的力量。比喻体弱无力。 
- 春蚕自缚[chūn cán zì fù]缚:缠束,捆绑。像春天的蚕作茧那样,自己把自己缠束起来。 
- 缚鸡弄丸[fù jī nòng wán]缚:捆绑;弄丸:耍弄弹丸。比喻轻而易举。 
- 舆榇自缚[yú chèn zì fù]舆榇:用车载着棺材,表示甘受极刑;缚:捆绑。用车拉着棺材,自愿捆绑双手,表示愿受极刑,听凭处置。指古代的一种投降仪式。 
- 解黏去缚[jiě nián qù fù]解除粘着和束缚。 
- 俯首就缚[fǔ shǒu jiù fù]低下头让人捆绑。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 
- 面缚舆榇[miàn fù yú chèn]面缚: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 
- 肉袒面缚[ròu tǎn miàn fù]肉袒: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面缚: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脱去上衣,反缚着手。形容顺从投降。 
- 延颈就缚[yán jǐng jiù fù]延:伸;就:接受;缚:捆绑。伸出脖子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 擒龙缚虎[qín lóng fù hǔ]捉拿蛟龙,缚住猛虎。比喻制服战胜强敌。 
- 释缚焚榇[shì fù fén chèn]指解开降者的捆绑,烧悼降者带来的棺材。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种表示。 
- 解粘去缚[jiě nián qù fù]解:消除;缚:拘束。解除粘着和拘束。 
- 面缚衔璧[miàn fù xián bì]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